清晨的戈壁草原万籁俱寂,清新的空气偶尔飘来淡淡青草香,幽幽地沁入心裨,让人感到久违的亲切。6月28日清晨,锡林浩特工务段探伤车间第三作业组的七名职工,一大早便来到桑多线80公里处,徒步检查到70公里,他们便能休假回家。

锡林浩特工务段管内桑多线,途径沙漠和草原的结合部,当地牧民称其为戈壁草原。面对,半沙半草的地理环境,这个段始终将钢轨探伤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抓不懈,冬季缩短探伤周期严防设备“三折”,夏季抓住有利时机强化职工业务培训,安全生产能力不断得到补强。

7时30分,探伤作业三组抵达作业现场。防护员崔政核对了安全信息,班长照日木图带领四名探伤工,将两台装满耦合剂的探伤仪抬上线路,稳稳的放在了钢轨上。执机手赵晓辉、助听手苏杰,熟练的操作着仪器面板上的按钮。线号、执机号、起始里程和股别等作业信息,一一被输进仪器。

10时40分,伴着仪器嘀嘀嘟嘟的报警声,探伤工赵晓辉完成了责任公里的检测任务,仪器也被抬下道,但工作没有结束,他要对仪器各部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43天没回家了,昨天晚上又梦见了孩子……”探伤工赵晓辉蹲在仪器旁,认真调整着仪器探头架,言语中流露着对亲人的思念。

五月中旬锡林浩特工务段探伤车间有7名新职探伤工到山海关培训,现场作业人员一度出现了短缺。为了不影响生产,大家都主动放弃了休假,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家在集宁的赵晓辉已经40多天没回家了。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媳妇一个人撑着……”“我不也是这样,我妈托人在老家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催了我好几次了,让我回去看看……”“等你回去,说不定人家姑娘早就出嫁了。”探伤工苏杰迫不及待的接过班长照日木图的话茬,可刚刚说到兴头又遭到探伤工巴图的调侃,招来大家阵阵欢笑。

11时10分,在对仪器进行现场保养后,七名探伤工又推着钢轨探伤仪,沿着两条笔直的钢轨,继续向前检查。就在大家都还沉浸在即将休假的喜悦里,班长照日木图的接到了车间主任张利民的电话:“通知大家,暂时不要调休,后天要进行技能比武。”

看见班长照日木图一脸为难的样子,大伙心里都猜到了电话的内容,但谁也没有说出来,继续以2km/h的速度认真推行着探伤仪,专心的检查着每根钢轨,谁也不在提起关于休假回家的事。(通讯员 杨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