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地形,以及线路基础环节薄弱等方面的影响,今年防洪工作依然给大板机务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考验。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集通公司大板机务段积极按照集团公司防汛要求全面展开汛期防汛工作,牢固树立“建重于防、防重于抢”的思想,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完善的预警防控体系,筑起了一道道防汛安全墙,有效的推进防洪工作整体进行,防止了事故的发生。为保证汛期运输绝对安全,有的放矢做好防洪防汛工作,该段认真部署防洪工作安排、细化汛期行车安全管理办法,建立领导干部包保体系,完善抢险组织机制,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确保运输工作安全度汛。

准备充分,防汛渠道通畅

建立防洪信息共享机制。走进大板机务段调度室,一眼可以看到,在调度指挥中心LED大屏上,公布行车各处线路的雨情动态,以及雨中行车安全注意事项、标示汛期重点危险区段综合示图等内容;并将各车间干部职工的手机号码进行集中管理,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准确发布防洪气象内容,确保防洪信息畅通。

规范操作流程

以雨为令启动雨情预警机制。全段领导干部职工全天候待命,全线卡控。做到降大雨时,各点的干部24小时值班,上线检查,及时反馈信息,靠前指挥,检查、处理、协调、解决防洪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组织救援人员、抢险人员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各救援列车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模拟事故现场的演练。在启动应急预案后,防洪抢险队在接到命令后必须30分钟内出发,以最快的时间赶到防洪抢险现场。

认真确认一二三级防洪地段。先后确定了1处I级防洪地点、26处Ⅱ级防洪地点和100处III级防洪地点,将所有I级、Ⅱ级防洪地点全部纳入LKJ基础数据和IC卡进行安全提示,同时要求机车乘务员必须熟记本值乘区段的汛期危险地段,并在手帐首页抄写本区段防洪ⅠⅡ级地段,出乘时按规定携带《大板机务段防洪安全手册》和防洪安全提示卡。并根据天气情况制订好出乘计划,运行中要彻底瞭望,认真执行车机联控制度,严格控制速度,做到“宁可错停,不得盲行”。

布置防洪重点工作

确保防洪培训不流于形式。在防洪工作中做到程序不错、处置不乱、应对有序,该段组织业务干部下现场、进车间、入班组,对现场职工进行“一对一指导”、“面对面授课”、“手把手演练”,切实加强防洪工作的检查、指导和培训,做到防洪检查到一线、演练培训到岗位、措施落实到人头,共举办防洪培训40余次,覆盖全段人员,确保基层班组一个不漏、一线职工一个不少,切实做到全员受教育、全员提素质、全员强意识。

严密卡控,制度落实到位 

制定出台汛期相关办法。根据天气预报情况,细化防洪工作制度,有针对性地重点传达防洪注意事项,并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各项制度得到落实。先后制定干部包保办法、干部包保责任表 ,督促包保干部迅速到位,亲自检查防洪值班到岗人数、亲自跟班出巡检查,亲自落实防洪关键点检查,督导各科室、车间做好各项防洪工作。

加大各级干部包保力度。按照干部包保、防洪值班等内容的检查要求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对汛期防洪包保实行跟踪式考核,对值班巡视情况进行点名式检查,做到防洪关键地段一点一盯控,及时分析防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重点,盯关键,强整改,严格问责追究。对干部包保不到位、防洪值班不到岗、导致安全问题发生的责任人,一律升级处理。

添乘指导

结合线路实际调整工作方案。根据管内路基抗洪能力十分脆弱的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加密检查频次。采取超常规措施,打破严防死守方式 ,排出添乘班次,做到大白线每天添乘3趟,大哲线每天添乘3趟。共组织添乘337趟次,发现各类问题42件,取得了明显效果。

强化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新建线路所开通、站场改造施工过渡间的包保检查,重点针对线路拨接、部分双线开通、新建线路所开通等施工项目,制定周密的汛期安全卡控制度,并安排管理干部进行施工现场盯控,根据新建站场、新开通线路以及设备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和建立相关安全措施。

防洪考试

严格量化汛期考核标准。按照汛期检查考核标准,在防洪关键时期,段各级管理人员在原有的量化任务上现场检查增加20%,段领导每月增添旅客列车添乘1次,各级干部每月增添客货车添乘各1次,对包保区域全覆盖增添1次。

思路清晰,抢险组织得力

将安全文化作为思想引导。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导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应急处置、方案制定、组织抢险等方面都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优先考虑,做到应对有序,处置不乱。全段干部职工始终把安全畅通作为第一位的责任,他们敢于拼搏,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坚守岗位,密切盯控,严防死守,在防洪安全上做好了打一切硬仗的准备。

增加防洪物资储备。在抓好防洪日常备料的同时,在重点工区和关键地段增加了物资储备。

构建三级防洪预案体系。建立段、车间和沿线联控三级防洪抢险预案体系,并进行了逐一细化,对每一个防洪关键点都制定了单点抢险预案。沿线分片组成白旗、大板、哲理木、3个抢险队,组织机关科室等没有设备的车间成立抢险突击队,细化了各抢险队的分工、职责、工作标准,确保关键时刻抢险队伍招之能来,来之能战。

救援演练

各部门协调作战。围绕防洪安全,各部门协调运作,群策群力,机关科室等综合部门后勤不后站,还组成后勤保障小组,积极做好生活保障、材料供应、舆论宣传工作,切实做到后勤服务到一线,宣传鼓舞到一线,为抢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张伟 魏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