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与沙为伴的“骆驼刺”

2013-05-24 10:14:59来源:用户投稿作者:付爱民

五月,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布和沙漠已是炙热难耐。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除了零星的白刺、沙蕀、芨芨草和骆驼刺外,再也见不到别的绿色。

7日下午15点,记者从乌海出发,穿过乌兰布和沙漠高低起伏的沙丘,历时近四个小时的颠簸,才抵达包头电务段乌海支线工区吉兰太站值班点。夕阳西下,天空像被刷了一层古铜色,格外迷人。

值班的45岁信号工谢建忠,像是见了“外星人”一样兴奋:“来,正赶上饭点,芹菜炒肉,肉有点肥,将就吃口吧。”饭桌上,老谢打开了话匣子:“电务值班的只有我1个,每逢“天窗”和巡检设备,3个兄弟才能聚齐。”

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吉兰太站每天最多只有3对列车,终日与他们相伴的除了45组道岔,27架信号机,35个区段轨道电路,55个电缆箱盒,2个信号机械室外,就只有工区旁的几棵骆驼刺。

入夜,塞北风狼吼似的尖叫声肆意疯狂,卷着沙粒打在窗户上啪啪作响,顿时屋里弥漫起一股沙尘味。“拉高被子,盖住鼻子!这里风沙大的很,以前早晨门口都能隆起三四十公分高的沙堆,现在加盖一个廊口,好多了。”老谢躲在被子里念叨:“现在还好,到了夏天,日头晒得人流油,必须等到夜里2、3点,周围沙丘热量“散”去,才能睡着”

清晨,阳光洒在脸上暖暖的。老谢麻利地挥动手中笤帚,用簸箕铲出沙子,没几分钟,走廊里一夜积攒下的沙子便荡然无存……

在吉兰太站只有一趟“客车”——加挂在货车尾部的一节客车,去外站(本井)检修都坐这趟车。出发前,谢建忠抱起一箩筐西红柿和七八个白饼子朝车厢走去:“在本井干活,‘天窗’点不固定,有时一等就是一天,凌晨2点才能回来,这就是午饭和晚饭!”

一路上,放眼望去全是戈壁沙丘,除了觅食的野骆驼带来得“小惊喜”外,老谢讲的故事更是让大家笑声不断。

记者问已扎根大漠27年的谢建忠,怎么能待这么久?老谢回答平淡:“就像骆驼刺一样,适应了”。手机响了,还有2个月就要参加高考的女儿发来短信。“爸,我放学吃饭了,你吃了吗?”皮肤略显黝黑、黑发掺杂着银丝的老谢,一脸笑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