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安全风险管理办公室依然亮着灯,一个胖胖的姑娘还在电脑前忙碌着,向这样的加班,连她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天了,她就是集宁机务段的董引娟。

董引娟向请教整流相关问题

2010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的董引娟,怀揣着美好的向往和憧憬,来到了集宁机务段,刚到单位那会儿,她把心思全都放在了学习业务上,别人休班娱乐时,她却一头扎进书堆里,翻遍了机车原理图,“啃”破了各种专业书籍,光笔记做了满满4本;一上班,她一下车间,就跟着师傅爬地沟,上机车……。每当遇到疑难问题,她总是追着师傅、老师不停地问,有时连下班时间都不放过,这让师傅和老师又无奈又感动。慢慢地她掌握了各项业务技能,成了全段青年中的“业务通”。

2010年10月,集宁机务段开始电力机车小修,新组建的小辅修班组人员对电力机车设备及检修工艺范围了解不够全面,理解不够透彻,再加上技术人员极度缺乏,针对此情况,她主动请缨,为师傅们办起了“补课班”, 一到下午,车间会议室就人山人海。为了讲好每堂课,她制定了一系列培训计划,每天上午她把自己泡在了班组,拆解机械部件,熟知机车原理;手捧电路图,查找机车故障处理,不停地弥补现场经验不足这块“短板”。晚上查资料、写教案;一年多的时间里,检修车间所有电力岗位上职工都轮流参加了培训,他们的业务知识有了很大提升。这让师傅们也打消了对她的质疑,如今她成了师傅口中的“董老师”。

2012年3月,集宁机务段教育科公开招聘专职教员,她积极应聘,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专职教员。在新的平台上她不断挑战自己,除了日常的授课外,她就如何改变“黑板+粉笔、老师教学生听” 这种传统教育模式深深思考着?

“创新,制作多媒体课件,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学业务,也能学会业务。”这是她给出的答案。就是把涉及SS4G型电力机车的重点内容划分成30个模块,在配上现场动画和声音,实现教学形式的信息化、层次化、模块化。

接下来的工作更艰难、更枯燥。为尽早完成课件的研发,她收集素材,学习FLASH动画,整日与电脑为伴,吃住都在单位,10个月的时间没休息过一个假日,连自己的订婚时间也一推再推。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10月,她完成了《SS4G型电力机车多媒体课件》和《机务专业电子规章》的制作,并在铁道部多媒体课件评选中获得优秀奖,在全局优秀课件评选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挑战仍在继续,梦想亦在坚持。2013年1月,集宁机务段成立安全风险办公室,组织研发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实现安全风险的分块化管理、线条化排查、系统化控制、周期化研判、一体化防控。董引娟毛遂自荐积极参与的研发,对于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她,就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又把自己扎在书堆里,早晨、黄昏、吃饭、走路,宿舍、公寓,随时能看到他刻苦学习的身影,网页设计类书籍、网页布局、动画美化类书籍,翻了了一又一本。长时间的学习和编程,引起了视神经发炎,住了几天院后,她依然投入到安全风险系统的研发中,试运行的那一天,她激动地留下了泪水,有辛酸、有苦痛,但更多的是幸福和喜悦。

一次次的挑战,让她的人生之路变得绚丽多色彩,正如她的座右铭;“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潘龙  姜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