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站,外面的雪还在下着呢,好像还没有要停下来的趋势,怎么办?......”5月7日凌晨六点,木里车站值班员段世萍向站长兼党支部书记叶全明说道。

“谁说不是呢,这鬼天气,都五月份了还下雪,还下的这么之大......”看着窗外肆意的大雪,站长叶全明心里也开始不安起来,自从建站以来他就坚守在这个海拔4100米的边远高原小站,这次降雪之大是他遇到的第一次。

木里车站是青藏铁路公司西宁车务段管辖的一个二等车站,地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俊县木里镇境内,海拔4100米。荒滩戈壁、高寒缺氧,海拔高、条件苦、环境差是这里最显著的特点。车站主要办理煤炭的整列运输,众所周知的青海庆华集团木里煤矿就在这里,虽然全站干部职工只有23人,按班制每班上班的也仅仅只有11人,但是每天日均装车都在4至5列,是青藏铁路公司一个重要的战略装车点。

在这里,一年基本上只有一个季节,那就是冬季。寒风、降雪成了这里一年四季的“便餐”,哪怕是在七八月的夏季,这里感受到的也是午后片刻阳光的色彩而不是温度。

5月6日晚上20点,天早已黑了下来,窗外挖煤的挖掘机、运煤的大卡车早已经停止了一天工作,除了窗外呼呼大作的狂风外,一切显得如此静谧。屋内车站货运员、值班员正在填记着各种簿册、整理着各类报表,为第二天的工作准备着、忙碌着。

而这时,幕布般的夜空中开始飘零着点点雪花,在大风的陪伴下欢快的舞动着。时间过去了一小时、两小时、五小时过去了,这雪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反而从点点雪花变成了鹅毛大雪,我行我素的飘落着、舞蹈着,在站台路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刺眼。

门是不能出了,只能任着它放肆的下着。

本来海拔高、缺氧就让人睡不着,站长叶全明脑子里还始终装着窗外那些飘飘洒洒的“不速之客”,当更是无心睡眠,在床上辗转反侧,不时踱到床前看一下窗外的情况。

5月7日一大早,叶全明迫不及待的向窗外奔去,可是窗外还在洋洋洒洒。叶全明立即拿起电话将情况报告了段领导、值班室以及公司调度,并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征得公司调度同意,当天暂不到车,在大雪停止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除雪。

看着窗外伴着狂风的大雪,站长叶全明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他要做好恶劣天气下的应急处置预案的准备工作。他拨通了车站工务、电务工区人员的电话,并协调了路兴公司值班人员派出荣昌、银海两支装卸队40余人,机械4台,对大雪后的应急处置做了详细的安排。18点了,雪还在下,叶全明走出屋,来到站台上,一脚下去,雪已然没过了他的小腿,地面积雪厚度基本上达到了40厘米左右,站内股道、道岔全部被大雪掩埋,轨面以上厚度达到了20厘米。

大雪依然持续着。

又经过了一个夜晚的恶降,5月8日早上9点,下了一天两夜的大雪终于放缓,有了想停了下来的意思。为了抓紧有利时机,站长兼党支部书记的叶全明立即启动大雪天气下的应急处置预案,按照事前的分工安排,通知车站、电务、工务以及路兴装卸队相关人员和机械设备到岗到位,对车站股道、岔区进行紧急除雪工作。短短时间,车站站台上聚集了六十多人,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党员有群众,有休班的还有刚刚才干完活的,他们不由分说,按照分工理解投入了这次与风雪对决的“战斗中”。

时间紧、积雪深、清扫面积大,暗坑多,给除雪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很多同志在除雪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摔伤,但是谁也没有喊一声苦、叫一声累,为了早一分钟开通线路,保证运输生产的正常秩序和安全,他们在4100米的海拔上忘记了苦、忘记了累、忘记了寒风大雪带来冰冷,忘记了高海拔缺氧带来的不适,他们一铁锨、一扫帚、他们每挥动一下胳膊,每向前迈进一步都是那么坚定而有力。

由于组织有效、安排得力,从早上9点到下午13点,经过5个小时,60多名站区干部职工和装卸人员的共同努力,车站站内股道、岔区的积雪被彻底清扫完毕。那一刻,所有被冻的凝固的脸上都略过一丝大功告成的喜悦,所有人的眼神里都流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欣慰。5月9日,19时43分,51091次列车安全接入,并进行转线作业。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惜岗尽责、爱站如家、视安全为生命”的铁路人,在4100米高原铁路上鏖战暴雪才不是神话;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可爱铁路人,4100米的海拔上铸就辉煌也才不再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