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通络 增强线路防胀能力
——呼和工务段应力放散施工作业纪实
(通讯员辛礼柱 常乐)“各小组负责人清点好人员和机具,等待线路封锁命令!”4月3日下午14时,集包线下行察素齐至毕克齐区段间,呼和工务段察素齐线路车间60余名职工身着工务作业服等候在线路网围栏外侧,各自清点工具、调试机械,做着施工前的最后准备。
“由于近期天气回暖,钢轨受热膨胀,个别地段单元轨条因应力集中造成碎弯和轨向不良,”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盯控的该段副段长张兰栓一一介绍着,“此次进行的应力放散作业,重新锁定轨温,相当于给线路‘舒筋通络’,为提前做好暑运期间的线路防胀奠定基础。”
“现场负责人,封锁时间15时17分至18时,共计160分钟,封锁地点189公里800米至192公里700米,命令号13550。”对讲机里传来驻站防护员李爱萍清晰的声音。
“上道!”车间主任翟永胜刚一下达上道作业命令,大伙立刻扛工具、抬起机械一起冲向七八米高的线路。
“突突突……”7台内燃扳手以100米的间隔依次抬上北股钢轨,自东向西同时开始松扣件。
“由于钢轨已经开始膨胀,用锯轨机切割时钢轨会将刀片卡死,损坏机器,所以只能用氧焊将钢轨切断。”说话间,机械化维修车间焊轨组工长王振东熟练地点燃氧焊,将钢轨一点点割断。
“再撬高点!”二工区班长刘学勤带着3名职工,以每10根轨枕的距离钢轨下的胶垫撤出后换上滑块,为接下来的撞轨作业做准备。
“开始撞轨!”20余名职工将一顿多重的撞轨车抬到钢轨上,并将钢卡固定好后,撞轨组组长刘兴军下达了命令。“一二……铛……”伴随着整齐的号子,钢轨内外侧各6名职工紧握着大绳拉动撞轨车撞击在钢卡上,尾部2名职工再将撞轨车拉回2米左右,如此往复,每次撞击钢轨都会以3~7毫米的速度逐渐向前移动。
应力放散作业
这时,职工们一个个汗流浃背,有的把毛衣和线衣脱掉随手扔在南侧路基上,有的干脆解开上衣,敞着露着怀,甩开膀子越干越起劲。汗水不停地顺着脸颊往下流,被风一吹,有的职工立马变成了大花脸。
“开始切割,准备焊接!”机械化维修车间副主任程争气是此次应力放散焊接组组长。钢轨切割手珠立春立刻发动切割机,迅速将北股应力放散出多余的约100毫米钢轨头整齐地垂直向下切掉,其他职工一齐上手,紧张而有序的完成打磨除锈、钢轨切口对接等焊接准备作业后,程争气指挥人员将耐火锅放置在模型上方,点燃锅内的铁粉焊剂,当铁粉焊剂燃烧达到1500℃时融化成钢水向下灌注,钢水与钢轨头熔接。
“钢轨两端焊接后的焊口很不平顺,待温度降至30℃以下后还需要进行打磨作业。”程争气一边指挥打磨作业一边解释道。与此同时,线路南股的松扣件、切割、撞轨作业也在同步进行。
撞轨作业
17时45分,线路南股的应力放散作业也相继完成。西落的太阳离地平线越来越近,为平顺的线路披上了一层橘色纱衣。“南北股两条钢轨的碎弯不见了,钢轨方向也好看了,最重要的是行车安全更有保障了。”车间党总支书记杜来喜说着拿起道尺,对施工作业后的线路进行开通前最后一次回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