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机构改革方案出台,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国铁路已经投入市场化运营。对此,火车票会不会涨价,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
此前铁路各局都由铁道部统一运营管理,铁路经营因为种种制约因素无法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自主权有限。如今,票价直接与市场挂钩,笔者认为,如果未来铁路票价出现浮动,完全合乎情理。
众所周知,铁路系统改革后,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就是巨额债务,根据此前数据,原铁道部背负的2.6万亿元巨额债务,负债率超过60%,全部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接。处理如此庞大的债务,就需要依靠市场化运营后的企业盈利,而建立合理的火车票定价机制,适时调整票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这样既能减轻铁路系统债务负担,更有余力加快铁路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其实,铁路本身就能够加快货物资源和人力资源流动,具有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比如兰昆铁路的修建,对于兰州、昆明以及沿线个城市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但目前,西北区域的铁路客流相对要少,例如青藏铁路。对于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区,票价应该有所不同,可以在空座率较高的淡季,人流较少的地区下调价格吸引更多客源。而在人口密集,城市繁华的地区也可适当上调。
长久以来,民众已经习惯了较低水平的火车票价,在铁路改制之初,关于票价将上调的担忧已经很多。但铁路总公司成为企业性质的市场化主体之后,根据供求关系调整票价的可能性极大。对于这个问题,民众应该理性对待,多一些理解和支持,给“新公司”更多“发挥”的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