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讯(侯晓宁 廖红)烈日高悬,暑气蒸腾,持续的高温将城市化作巨大的蒸笼。然而,在兵团党委党校学术交流中心安全隐患整改项目的施工现场,一幅截然不同的“热”图景正在展开——是与烈日较劲的奋斗热情,是用汗水浇筑使命的责任担当。建设者们迎战酷暑,争分夺秒,以无声的坚守成为高温下最动人的“筑梦力量”。
进度与品质:双轮驱动的“热”引擎
清晨,第一缕阳光刚刺破天际,暑气已悄然弥漫。施工员迅速换上工装,佩戴好安全帽,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中。他手持对讲机,声音穿透机器的嗡鸣和工地的嘈杂,清晰有力地部署着当天的工作。模板表面被晒得发烫,钢筋更是烫手,他却无暇顾及,脚步不停地穿梭于各个作业面,如同一个高效的“现场处理器”,随时解决着施工中的“疑难杂症”。
“安全是天,质量是命!高温天更得瞪大眼睛1他抹去淌进眼睛的汗水,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道工序。酷热考验着材料也考验着人,他密切与技术团队沟通,动态调整着施工参数——每一次精准的微调,都是对工程质量无声的承诺。
项目部巧妙“错峰”,避开正午毒辣的日头,但技术负责人的却从未“停工”。工人们短暂休憩的间隙,正是他梳理进度、对接物资、铺排后续的黄金时间。办公室里,图纸与报表铺陈开来,“高温是挑战,不是借口!进度要抢,品质的金字招牌更要擦亮,一步一个脚印,踩实了才算数1他的话语掷地有声。
安全防线:高温下的“钢铁”卫士
与施工员并肩作战的,还有安全员。安全帽下,是一张被晒得黝黑发亮却写满坚毅的脸庞。从工人入场的安全第一课,到生活区的用电隐患排查,他织就着无形的安全防护网。
每天开工前,他的身影早已出现在工地的每个角落。“基坑周边的防护栏是否牢固?”“临时用电线路是否存在老化、漏电风险?”这些问题,他时刻挂在心上。高温天气下,疲惫是隐患的温床,设备也易“闹脾气”,他深知肩上千钧重担。
正午时分,地表温度飙升,他依然在工地上巡检。汗水浸透衣衫,他却不厌其烦地叮嘱着:“安全帽带系紧1“高温作业别硬扛,感觉不对立刻撤1从个人防护的细节到设备操作的规范,他的声音沙哑却坚定,是高温下最令人心安的“安全强音”。
高温关怀:筑起坚实的“清凉”堡垒
深知一线建设者的艰辛,项目部将“清凉关怀”落在实处。清晨的食堂,大锅绿豆汤翻滚着清甜的香气,准备好冰镇饮用水与防暑药品。“大家辛苦了,喝点绿豆汤解解暑气”后勤人员将清凉饮品与物资送到工人手中,一碗碗绿豆汤,传递着项目部的关怀,也让高温下的坚守多了一份温暖。
目前,兵团党委党校学术交流中心安全隐患整改项目各项施工任务正有序推进,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行。他们是高温下的“筑梦人”,用坚守与汗水,书写着属于建设者的奋斗篇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在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