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项目的浩瀚征途中,一支团结协作、充

满活力与战斗力的团队是成功的基石。工程项目部若

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高质量完成各项艰

巨任务,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团队建设。而敢于清

除“绊脚石”、打破“天花板”、扫除“绊手云”,则

是打造卓越团队、推动项目高效进展的关键所在。

敢于清除“绊脚石”,为团队前行扫清障碍。在

工程项目推进过程中,“绊脚石”无处不在。这些可

能是内部沟通不畅导致的工作延误,如部门之间信息

传递不及时,施工团队因未及时收到设计变更通知而

做了大量无用功;也可能是个别成员消极怠工、责任

心缺失,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氛围与进度,比如在关

键施工节点,某技术人员因个人情绪敷衍了事,致使

工程质量出现瑕疵。还有陈旧落后的工作流程,束缚

着团队的行动效率,像繁琐复杂的审批环节,耗费大

量时间与精力,却对项目推进无实质增益。工程项目

部领导要敏锐察觉这些问题,以果断的手段加以解决。

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实时

共享,确保指令传达准确无误;对于工作态度不端正

的成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坚决予以辞

退,净化团队风气;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与优化,

删减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清除这些“绊

脚石”,团队才能步伐轻快,向着项目目标全力冲刺。

敢于打破“天花板”,为人才成长开辟广阔空间。

在一些工程项目团队中,存在着无形的“天花板”,

限制着人才的发展。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年轻有能力

的成员即便业绩突出,也难以获得晋升机会,长期处

于底层岗位,消磨了工作热情与创造力。单一的职业

发展路径,使得技术人员除了转向管理岗位外,缺乏

其他上升通道,导致部分技术精湛的员工因不擅长管

理而陷入职业瓶颈。有限的培训与学习资源,让团队

成员接触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匮乏,难以跟上行业

发展步伐。工程项目部要打破这些“天花板”,建立

公平公正的竞争与晋升机制,不论资历,只看能力与

业绩,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拓宽职业发展通

道,设立技术专家、项目骨干等多种岗位序列,让技

术人员在专注技术提升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职业

认可与回报。加大培训投入,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

请行业专家讲座、选派员工参加外部培训课程,为团

队成员提供充足的学习成长机会。当“天花板”被打

破,人才如同破土而出的春笋,竞相涌现,为项目注

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敢于扫除“绊手云”,为工作提质增效创造条件。

“绊手云”主要指那些影响工作效率与质量的不良因

素。比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材料堆放杂乱无章,

设备随意停放,导致施工人员寻找材料与设备耗时费

力,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不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未

能准确衡量员工工作价值,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

样,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有缺乏有效的激励

机制,员工即便做出突出贡献,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工程项目部要全面扫除这

些“绊手云”。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划分材料堆放区

与设备停放区,设置明显标识,提高施工场地的有序

性。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

从工作质量、效率、创新等多维度进行评估,使考核

结果真实反映员工工作表现。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设立项目奖金、优秀员工奖、创新成果奖等,对表现

优秀的团队与个人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扫除“绊手

云”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项目质量稳步提高,团

队呈现出积极向上、高效协作的良好风貌。

工程项目部加强团队建设,敢于清除“绊脚石”、

打破“天花板”、扫除“绊手云”,是打造卓越团队、

实现项目目标的必由之路。通过这样的努力,团队将

轻装上阵,人才将充分涌流,工作将高效优质,为工

程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在建筑行业的舞台

上绽放耀眼光芒,铸就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

(林赤喜 中国铁建重庆轨道交通 15 号线总承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