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28 日,在历经三个春夏秋冬日夜的艰苦
奋战后,由中铁建重庆轨道交通 15 号线二期总承包部中铁
大桥局集团三公司 17 标项目部承建的廖家溪轨道专用桥提
前半年顺利合龙,标着中铁建重庆轨道交通 15 号线二期工
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轨道铺设,全线竣工开通运营打
下坚实基础!
廖家溪轨道专用桥顺利合龙
这座被誉为“神州第一桥”的宏伟建筑,横跨嘉陵江,
全长 804.9 米,桥面宽 13.6 米,主跨达 245 米,以其独特
的钢斜撑空腹连续刚构结构形式,成为全线重难点及控制性
工程。它的合龙不仅是一项工程的竣工,更是中铁建人智慧
与力量的结晶,彰显了中国基建领域的卓越成就。
廖家溪轨道专用桥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其跨度大、高
度高,跨江涉水施工,使得大桥结构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施
工难度超乎想象。自 2021 年底开工以来,建设者们便踏上
了这条充满荆棘的征程。
总承包部指挥长李兵(右)与 17 标项目经理顾贺云(左 2)、
总工程师南迎军(左 3)在研讨大桥施工进度计划
中铁建重庆轨道交通 15 号线二期总承包部指挥
长李兵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与卓越的领导才能,深知大
桥基础及墩柱施工受嘉陵江洪水制约的严峻性。他超
前谋划,提出在洪水来临前完成水下部分基础及墩柱
施工标高的战略目标,否则工期将延误一年。17 标项
目部迅速响应,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资源,以水中 P1、
P2 两个主墩基础为核心,对围堰形式进行优化,采用
筑岛围堰施工方案。这一创新举措提高了工效,2022
年 4 月 17 日,大桥首个水中 P1 墩承台混凝土浇筑顺
利完成,6 月底前将水下部分基础及两个主墩墩柱施
工标高至 195.73 米,高出重庆嘉陵江 20 年一遇洪水
位 192.63 米,工期提前约 12 个月,为后续工程施工
赢取了时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这种超前谋划、快速发力的工作模式贯穿始终,确保
工程施工高效、有序推进。P1、P2 两个主墩提前顺利
同步封顶,大桥关键部位主墩三角区提前顺利合龙。
大桥三角区顺利合龙
科技创新是廖家溪轨道专用桥建设的另一大亮
点。该桥采用钢斜撑空腹连续刚构的结构形式,在国
内轨道交通桥梁建设中尚属首例,为研发“神州第一
桥”建造技术,攻克施工技术难题,中铁建重庆轨道
交通 15 号线二期总承包部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
联合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中铁建大桥局集团三公司、
重庆交通大学等单位成立科技研发团队,围绕“钢-
混混合梁拱组合刚构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立项
研发,得到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被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立项。
科研团队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以敢于挑战,勇
于突破的气慨,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用心探
索,潜心钻研。开展了钢-混混合梁拱组合刚构桥三
角区合理形成方法与索力优化研究,研发了钢-混钢
斜撑刚构桥挂吊一体及三角区一体化施工装备,提出
了钢混混合三角区快速施工技术,开展了大桥线形施
工控制技术研究,研发并安装了轻量级北斗/GNSS 传
感器,提出了北斗/GNSS 毫米级变形解算方法和三维
激光扫描亚毫米级变形监测技术。
最终将形成钢-混混合梁拱组合刚构桥施工及控
制技术;基于多源传感融合的钢-混混合梁拱组合刚
构桥施工过程结构几何状态监测技术;施工全过程的
钢-混混合梁拱组合刚构桥静动力特性研究。
该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在国家核心期
刊发表论文 3 篇,发明专利受理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受理 2 项,申报软件著作权 1 项,申报省部级工法 1
项。
这些研发成果的应用,有效破解了一道道施工技
术难题,促进了“挂吊一体式”工装的生产运用,三
角区合龙施工技术的提升及受力体系转化的可控性。
为大桥的顺利合龙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为中国
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管理方面,17 标项目部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
精准发力,全面提高工作质效。从施工计划的制定到
资源的调配,从质量安全的把控到施工进度的监控,
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心策划、精细执行。通过建立完
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与施工工艺
标准,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设计要求;加强安全管
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
检查与培训活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优化施工组
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与作业时间,充分利用人
力、物力资源,提高施工效率。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使得项目部在面对复杂工程时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
各项工作,实现了质量、安全与进度的有机统一。
廖家溪轨道专用桥的建设离不开多方支持与协
作,凝聚了强大的合力。重庆交通开发投资集团、重
庆市铁路集团给予热情指导,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
中铁建重庆轨道交通 15 号线总承包部、中铁大桥局
集团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
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重庆嘉陵江航道
管理处、驻地市、区、街道各有关单位积极协助,在
征地拆迁、施工协调等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确保施
工环境的和谐稳定。供应商们紧密配合,按时、按质、
按量供应各类建筑材料与设备,保障了施工的连续性。
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建设合
力,共同推动了廖家溪轨道专用桥的建设进程。
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总经理孙宪武(右 2)、总承包部指挥长李兵
(右 1)、党支部书记王向平(右 3)到大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建设者们秉持“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
精神和工匠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智慧。
他们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战高温、斗酷暑,抗洪水、
御严寒,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主墩基础施工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