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宝,我抽查你个问题,官渡站机外停车,操纵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乔队,官渡机外45km/h慢行,且进站信号机前有一处器件式分相长度是31米,机外接收黄灯信号后速度78km/h在K451+600处减压50kPa,使用空电联合进行控速4527信号机处速度不超过50km/h,距进站信号机800米,不超35km/h,停车距进站信号机600-400米。”

“嗯,不错,回答不带卡壳的,看来大家掌握得挺不错”。

“刚刚冀指导在移动课堂上给我们讲过了,结合实际理解着记忆,所以嘛,还算门儿清”。

这是12月9日傍晚20点,在达州西场继乘室,襄渝车间车队长乔相阳与乘务员杨鑫宝学习交流的一幕。

近期,襄渝线日开行列车超过100对,密集开行导致供班不足,为此,车间通过动员管理人员值乘、组织休假休班人员提前上线、辅助班组在安康3场终到接班等方式,最大限度的保证人员供班。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和现场绝对安全,对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将教学场所由公寓室内移动到继乘站,对之前形散、面广的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提炼,将教学形式由以往的教员单讲改变为互动式教学。“三改”式教学,不但最大的限度上保障了乘务人员在寓休息时间,还从根本上提升了教学质量,减少继乘期间频繁刷手机的问题,落实抓两端站始发作业的要求,有载体可抓、可管、可控。

为此,襄渝运用车间在继乘站设置教学场所,下载教学视频循环播放,上墙揭挂规章制度、典型问题通报、风险管控作战图等教学资料,营造浓厚教学氛围,时间短、见效快,同时要求授课人以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学,且过程有互动,让“大车”在等车接车间隙,熟练掌握应知应会项点、知晓及各典型问题,实现个人提素的同时,助力生产绝对安全。(黄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