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小小工作室 创效有“神机”

2017-03-29 08:02:0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北京铁道报消息 3月22日一大早,石家庄车辆段修车库内一片繁忙景象,各种检修设备发出震耳的“隆卤声。

这里是“王起创新工作室”所在地。据了解,这个由12人组成的工作室,一年能为单位节支创效几百万元。他们究竟有何“神机”?

“你看,这是交叉杆标志板自动打号机,许主任整体设计,邵忠负责机械部分,我负责配电和程序。”王起介绍道。

王起,石家庄车辆段设备车间工程师。有些人开玩笑说他“神经”,他听后从不恼火,反而引以为荣。他痴迷技术革新,把所有时间都花在钻研上,每年自费1万多元购买设备和书籍。每次攻关成功,他都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一样。

制动软管清洗,是铁路货车检修作业中的重要程序。以前职工们采用手工除锈的方式,劳动强度高、效率低、效果差。

为提高效率,车间主任许春彦开始着手研制自动除锈机。有一次,段领导告诉他,说某某段有这个机器,去看一下,回来照着做一个就行。

许春彦却一口回绝,执拗地说:“不用看了,我们自己能成。”原来,他是担心看了别人的成品,自己的思维被别人的模式固定住,不愿意“吃别人嚼过的馍”。

他先从寻找钢丝材料入手,再设计定位轴,调整转速,从每秒400转到1000转,找到最合适的转速。可是,效果不理想,怎么办?

“反向,对,反向转1许春彦灵机一动,电动机转向一变,生料带清理得一干二净。采用新设备后,一根软管除锈时间仅需10秒。

不光是许春彦,工作室的其他成员也都有一股韧劲。有一次,车间需要改造一批旧显示屏,很多人觉得电压、程序不匹配,改造是不可能的事。王起、杨康强、邵忠几个人却“不信邪”,他们反复查阅资料,一次次地编程,参数改了几十次,终于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台车检修都是在流水线小车上完成的。由于设计问题,流水线并未安装防撞装置,存在安全隐患。

这是事关人身安全的“要害”,工作室成员瞄准防撞装置再次出手。他们进行市场调研、分析,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和门电路技术,让流水线小车之间在接近2.5米时自动停止。

在货车检修作业中,该段需要每天人工分解约200件下旁承,费时费力,而且经常因为操作不当造成损坏。工作室通过自主研发分解组装机,不仅实现了机械化分解更换,而且能自动测量,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每年节约材料费用近40万元。

在研制设备的液压卡具过程中,许春彦、邵忠等人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把试验全部安排在了下班时间,有时持续到晚上10时。

一天的深夜,邵忠拿出纸和笔,开始专心画设备草图。草图画了一张又一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眼看就要设计成功,他一点儿都不觉得困倦。

“搞钻研,就是需要这股子劲儿。工作室这些人搞创新,占用了大部分自己的时间,就是在家里也想着单位的事,真是像着了迷一样。”设备车间党支部书记翟延武说。

经过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他们的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先后研制成功了货车轮轴自动化超声成像检测设备、制动阀中间体微控试验机、红外轴温探测设备融雪除雪装置、单梁起重机检修平台等,还获得了诸多荣誉。

面对这些成果和荣誉,王起显得很平静。在他的心目中,没有比技术革新更让人痴迷的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