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铁、普铁共管,设备维修欠账多,劳力少和效率低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设备质量、确保线路安全?玉林工务段通过积极推进车间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由分散修向集中修、经验修向数据修、糊涂修向精准修转变,劳动用工和作业效率得到了优化。今年上半年,该段劳务用工成本节支工费90万元、作业效率提升节支80万元;至6月28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920天。
以往,该段生产组织方式由工区负责,存在着人员少、机具材料少、交通运输不便、单兵作战、作业粗放、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致使现场设备病害整治不及时而累积发展叠加,影响设备质量,增加安全保障难度。
今年以来,该段确定“段、车间两级管理,工区为执行层”的改革思路,将线路车间作为组织维修生产的基本单位,赋予组织线路维修生产的制定权和决策权,直接负责月、周、日的设备检查、维修保养工作。在不增加现员的情况下,推行集中型和一般优化型两种方式组建生产维修机队,将主要维修力量由“随机性的病害追点分散游击战”向“计划性的成段集中整治歼灭战”转变,有计划、有周期的集中和综合整治状态不良地段,成批量、高标准、高效率的消灭设备病害。
针对天窗修全面推行后部分车间利用率不高、有些埋怨“点少不够用、活多干不完”等情况,该段充分考虑天窗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季节性,重点工作和集中修等影响因素,进一步优化天窗不同的使用标准、工作内容、重点难点和实施要求等,指导现场充分用好、用足有限的各类天窗点,保证天窗使用时间的最大化。
同时充分运用标准化的作业方法和管理手段,减少“粗放型”“随意性”的现场作业,既实现了设备的经常性保养,又实现了线路病害的灵活集中整治,线路设备质量提升明显。今年6月份,普铁线路轨检车检查合格率100%、优良率99%以上;高铁线路动检车检查优良率100%,1级扣分下降46%。(谭育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