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荣倖
通讯员袁亮
期待揭开神秘面纱
有人说,要了解成昆铁路的厚重历史,总得去一次关村坝站。
5月11日清晨,带着满心的期待,记者一行从汉源站坐上了前往关村坝的小皮卡。小皮卡从汉源向北而上,伴随着呼啸的风声,在峡谷、隧道、铁路、河流间蜿蜒穿行。当汽车驶入长达4000多米的深溪沟隧道又从隧道中驶出时,一种在黑暗与光明之间穿梭的神秘感与庄重感油然而生。经过约8公里路程,记者一行终于到达目的地。
关村坝站属于乐山市金口河区,藏身于大渡河和金口河大峡谷间,属于五等小站,共有10名职工,每天接送60余趟列车,除了办理货运业务外,只有2趟慢车停靠。“主要是为了方便沿线的彝族同胞。”关村坝站站长范庆宏说。
在关村坝站“头顶”有一个小村庄,叫胜利村。平整的柏油马路和沿路而上的两排中式传统民居清晰可见。半山腰上还有一个建于2012年的铁道兵博物馆,陈列和记载着当年铁道兵建设成昆铁路的点点滴滴。近年来,越来越多慕名于成昆铁路、铁道兵博物馆、大渡河及金口河大峡谷的游客从成都、乐山等地驾车前来,甚至有人从汉源等附近开办有客运业务的车站徒步而至。随着游客的增多,胜利村修起了客栈、饭店,村民也跟着富裕起来。
“别看这只是一个五等小站,当年邓小平、彭德怀、贺龙等许多大人物都来过。站虽小,却是一个了解成昆铁路的窗口。”范庆宏说。
“是啊,这个小站和整个成昆铁路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据说,这是一个‘一炮炸出来的车站’。”在关村坝站干了20多年的职工李建明接过话茬说。
坐在长长的站台边,面朝成昆铁路,背靠大渡河,听着几位关村坝站“老伙计”你一言我一语,遮盖在关村坝站和成昆铁路上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
小平说:“人民创造了历史”
“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险山恶水听调遣,英雄面前无难关11965年8月12日,成昆铁路建设者填装炸药388吨,一次爆破395000立方米,将一座山头夷平,填平了两座深谷,并在两座隧道中间修建了关村坝站,“一炮炸出来的火车站”由此得名。
特殊的地质状况,让关村坝站成为难得一见的桥隧相连的洞中车站。范庆宏介绍,因为地势险恶,成昆铁路全线很多车站找不到适宜建站的地方。在关村坝站建设中,铁道兵“另辟蹊径”,把车站建在了桥梁上和隧道里。虽站房建在隧道外,但车站三股道一二道在外,三道在内,若列车经过三道,值班员则不得不在隧道内接发列车。
1965年11月初,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在时任铁道部长吕正操的陪同下来到建设中的成昆铁路,视察峨边、金口河等站施工情况。
据说,在关村坝“一线天”工地,邓小平看到系着保险索的拼装工人将最后的钢梁吊起,灵巧地将大桥两边的半拱跨连成一个整体,一道“长虹”在两山间升起,笑容满面,频频点头说:“人民创造了历史1
除邓小平外,彭德怀、贺龙、李井泉、吕正操、程子华、郭维城、华罗庚等人,也先后到关村坝隧道视察。
一个小站的建设,缘何多次引来中央领导人的关注?“那就不得不提成昆铁路在当时的‘大三线’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了。”李建明一语解开了记者的疑惑。
影响深远的“三线建设”
虽然四五十年前,车站的“老伙计”有的年幼,有的尚未出生,但提到那段著名的“三线建设”历史,大家仍然能够道出个一二三来。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又面临着严峻的周边局势。因此,从1964年起,新中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盛自治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历史上的“三线建设”。当时,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大三线。其中,“大三线”主要指川、贵、云、陕、甘、宁、青等省区及粤、桂、湘等省区部分地区。
四川“大三线”建设头三年的最重要项目被称为“两基一线”。“两基”是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和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而“一线”就是指成昆铁路。
1958年,成昆铁路正式开工。不计其数的建设者怀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和“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的勇气,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让这一伟大工程于1970年正式建成通车运营。
成昆铁路因国防备战而生,其作用又不止于此。它与贵昆、川黔、成渝铁路一道,构成了西南环状路网,并有宝成、湘黔、黔桂三条通往西北、中南、华南的通道,彻底改变了建国前西南几乎没有铁路干线通道的历史。
在铁路交通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工业体系,其中一部分工业力量在后来被称为“西部脊梁”,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回过头再看眼前这条成昆铁路,一方面感动于建设者的英勇无畏,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佩服当时党中央的战略眼光。”范庆宏感慨地说。
图为列车从大渡河与金口河大峡谷之间驶入关村坝站。 荣倖摄
记者手记:
初访关村坝,小站的恬静与大渡河的狂放,大峡谷的雄壮与胜利村的雅致,周遭的一切在看似巨大的反差中相得益彰,竟丝毫不显突兀。在这样的环境中,聆听着成昆铁路的故事,追忆着逐渐远去的岁月,的确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临走前,在关村坝站上方的山头驻足凝望,川流不息的大渡河如同一幅漫长的历史画卷,将成昆铁路50余载风雨沧桑呈现在眼前——那决胜千里的远见与魄力,那抛洒热血的无私与勇气,即便未曾经历,却仍令人心潮澎湃、肃然起敬。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