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2014年,路局首度放开局管辖内开行列车的广告冠名权。该公司专门成立营销中心,在整合资源、市场分析定位的基础上,针对全局各次普速、动车组列车逐一制定价格,从难易程度和可行性的高低入手,对市场进行分析、量体裁衣,逐一制定营销策略,并利用重点客户走访、三地多次召开列车冠名营销推介会、糖酒会会尝成铁在线、微信平台等方式和载体大力进行营销宣传与市场推介。

今年春运期间,“农村淘宝幸福返乡号”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疾驰于贵广高铁线上。这是该公司首次与世界五百强企业阿里巴巴公司合作的跨局冠名列车业务。

与地方传媒企业争市场,“跑得勤”、“动作快”是制胜因素。为做好这一单,营销部门全力以赴,积极做好网上采购和协议洽谈,协调相关站段与广告公司之间的配合。客户服务部工作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紧的情况下,冒着严寒前往广州做好上刊监管和验收工作,确保了此冠名列车顺利开行。

跟传统的车身冠名品牌的方式不同,该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提供最契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在广告形式上推陈出新,从过去的“老三样”升级到了“全媒体”,不仅车身贴上了新颖的广告,在列车内部也推出枕巾、桌贴、LED滚动屏、语音报站等12种新广告产品。

自开展列车冠名广告业务以来,该公司不断创新经营方式,通过借助路局、站段平台深入沿线政企开展上门营销;发挥代理商市尝客户优势推行渠道营销;量化指标、分劈任务推行全员营销;依托成功案例进行示范营销;与兄弟单位进行联合营销;利用成铁在线等载体开展宣传营销,实现了业务较快发展,形成铁路传媒企业特色的营销文化。

“没有公交车和地铁花哨,但是在火车车身上看到这样鲜艳的大冠名广告可不容易。”这样的旅程使旅客单调的旅行时光丰富多彩。这样的优势设计得到了阿里巴巴等众多客户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丰都号”、“金堂号”、“青神号”、“红蜻蜓号”、“草海号”、“中国柠檬之都号”、“秀山物流号”、“泸醇酒业号”、“彭祖号”、“峨眉山号”、“万宁古镇号”……2014年以来,公司签订列车冠名广告34组,合同金额达5200万余元。

其它广告主营业务持续高位增长,媒体形式由过去的单一看板发展到了现在的灯箱、LED、吊旗、包柱、刷屏机、安检仪灯箱、座椅套、实物展台等多种形式。

同时,该公司依托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渠道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抓好媒体销售,开发电子客票广告、站车Wi-Fi、定制广告、火车文化馆四个项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书刊文化市尝印刷、电视网络、客运设备维保、视频监控系统维保、远程教育大联网维保等其它重点业务,保证了既有业务的有序开展。

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产品服务创新……正是这一个个创新,推动着成铁文化传媒总公司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管理变革负重拼搏

管理可以出效益,管理更是软实力。探究成铁文化传媒总公司成长的背后,正是以具有其特色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变革为加速器,它的发展之路才更为坚实。

该公司能保持较好较快的发展,从管理的角度说,是始终坚持在认真研究市场和把握市场的基础上,从构建现代广告营销体制和机制出发,不断强化风险与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质量和效率意识,实施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指导思想的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体制和机制优势。

应收款管理规范化是该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该公司制定下发《债权管理实施细则》和《应收款三级风险防控办法》,成立债权管理领导小组,将应收账款纳入经营业绩考核。坚持周通报、月分析、季总结,根据风险等级采取业务部、财务部、法务部三级联动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了应收款风险。2015年,共收回风险款项7200万元,完成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13,达到路局下达的债权控制目标。

如今,成铁文化传媒总公司已构建起分工较为明晰、组织较为有序的业务管理体系、全面全程的风险内控管理环境、严谨规范的激励考核体系和人才评价、分配和使用机制,市场拓展和风险管控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创新关乎发展、效益关乎生存、安全关乎生命”的特色企业文化奠定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底蕴。“传播品牌、传承文化、传递价值”、“勇为人先,敢打能胜”、“打造核心品牌,实现两个转变,争创国内一流文化传媒企业”等理念深深扎根在公司员工心中。

经营效益还需提升,规范管理还有差距,转型发展步伐较慢……过去的成绩虽然显著,但该公司仍然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希望大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为此,我们一定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抢抓机遇、踏实苦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逆行”选择迎难而上

当今多元化经济、大数据时代,传统格局、功能单一的专业传媒公司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它不仅需要在规模、功能、设施、环境等硬件上脱胎换骨,还需在软件上创新升级。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该公司打出“逆行王牌”,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夯实管理基储增强内生动力、创造市场机遇等举措,上交了一份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59万元,实现利润1599万元,同比增长53%和40%,承揽项目3428万元,同比增长53%的良好答卷。

狠抓作风基础,强化发展根基。在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持续转变和巩固领导干部作风的一次深刻教育。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在“三严三实”专题党课中指出:面对发展形势不好的现实情况,领导干部更应该体现出面对困境、勇于挑战、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今年,该公司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等主题活动,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在发展形势严峻的现状下,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是公司扭转局势的坚强保证。

转变经营理念、开辟新型市场的压力大,该公司班子有最深刻的体会。“市场开拓难度增大、项目任务量少了,我们不能坐等机会,要创造机会;市场少了,我们要迈出步子,挖掘潜在市常”该公司班子统一思想、勉励员工。有了压力,就要将其转化为动力。今年,对于该公司班子来说,是更加忙碌、担子更重的一年,班子成员按照分管片区,点面结合走向市场搜集信息、寻找业务。

在经营方式上,该公司着重向灵活机动转变,理顺子(分)公司同综合管理部门之间、广告运营办同子(分)公司之间、有业务往来的子(分)公司之间、工作站同直属经营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工作界面,清晰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职责,提升工作效率。划分经营单元,转变过去由公司集中统筹的模式,向子(分)公司放权,激发基层创效的积极性,鼓励子(分)公司发挥与站段的属地优势和当地客户资源优势,灵活机动地加快经营开发。

同时,该公司着力将主营业务向精和强转变,通过对经营业态、经营范围、经营人员进行调整,集中精力抓好优势项目,做大做强广告主营业务。今年,开发、建设、经营等形式多样的广告媒体不断出现,一个个项目——成蒲铁路8站等新线新站开发建设、成都东站南北匝道灯箱等大型客站站名牌灯箱及直梯广告、点餐系统等项目开发、动车平面媒体、动车视频、空档媒体等招商,成渝动车等重点列车冠名营销不断落地生根发芽。

应对严峻的发展形势,该公司凭借转作风的狠劲、走出去的闯劲、拼出来的干劲转变作风、夯实基储强化管理,努力实现困境中的逆流而上和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