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瑞)春季,攀枝花的太阳同样不遗余力地展现出它的威力。3月21日上午,攀枝花地区室外温度已攀升至30摄氏度,下午气温持续升高。这对奋战在丙谷至垭口区间的西昌供电段电力集中修队伍来说,是一场严酷的“烤”验。为确保职工身体健康,保证现场作业安全,该段开出“凉”方,将“清凉”送往一线。
该段把补水作为“送清凉”重点。电力集中修多为高空露天作业,考虑到电力作业战线牵得长、持续时间久的特点,该段采劝桶装水+瓶装水”的方式为职工巡回送水。“车子能到的地方,给大家送桶装水。车子到不了的地方,职工们带瓶装水,这样既能最大程度减少职工负重,又能为他们提供移动‘泉眼’,保证无论职工走到哪里都有一口‘清泉’。”集中修后勤负责人方明路说。
为应对中暑等突发事件,该段进一步完善小药箱的药品,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等必备药品。6个小药箱覆盖6个作业组,确保如有任何一名职工中暑,小药箱都能起到应急作用。
14时是攀枝花气温最高点。为避开最高气温,该段严格卡控作业时间,以14时作为分界,合理安排现场作业和料具准备;还利用工前点名会、工后总结会对防暑降温应急处置相关知识进行培训讲解,确保有职工中暑时,身边的人能够正确实施救助。
在每次点名出工前,作业组负责人都会对当日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精神面貌进行确认。如发现有身体状况不好、精神面貌不佳的职工,将直接派人顶替,坚决杜绝带病作业、疲乏作业,确保劳动人身安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