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凌晨,大部分人都已进入梦乡,在沪昆高铁线上,一列特殊的蓝白相间的列车却开始了它一天的工作。这列车,是南昌铁路局为铁路运营安全而配备的GTC-80型钢轨探伤车,具有检测轨道上钢轨内部伤损的功能。操纵和驾驶这台列车的是来自鹰潭工务机械段机械维修二车间的一群工务汉子们,他们长期以车为家,经常夜间穿梭在闽赣两省的铁道线上,被大家俗称为钢铁“夜游侠”。

2月17日的晚上8点20分,工长冯俊组织班组9名职工准时召开分工会,强调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安排好当天的工作任务。11点50分,随着调度命令的下达,探伤车正式驶离鹰潭北车站,钢轨探伤检测作业正式开始。

据介绍,GTC-80型钢轨探伤车具有运行速度快、探测覆盖广、运行干扰小的作业优势。它采用的是超声波的原理,除了正常的钢轨内部伤损检测外,还新增了钢轨轮廓检测系统、轨道状态巡检系统等关键性技术和检测功能,能有效检测高铁线路的钢轨轮廓、扣件状态和波浪磨耗。

钢轨检测期间,钢轨内部的伤损状况都会通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标记实时反映到电脑显示屏上。“检测的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的眼睛必须时刻盯着屏幕,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的地方。因为钢轨细小的空洞或裂纹,都有可能会导致钢轨断裂。”技师刘飞在边分析数据边说。

为能够准确判断钢轨的内部情况,探伤工要根据屏幕上的波形和各类标记的显示情况,随时调节探伤轮的高低,以便进一步的确认。但很多标记的报警,并不就意味钢轨有问题。比如,钢轨原有的洞口,是供螺丝通过使用的;钢轨上刻有编号,有凹陷处,也会报警。这就需要探伤工仔细分辨。

在探伤车前进方向的驾驶室内,来自湖北的小伙王斌专门负责对标作业,他介绍说,“检测开始后每三公里就要对一次标,目的是为了对检测出的疑似伤损位置进行更准确的定位,以方便沿线的工务段对损伤情况进行再次的确认和修复。”鹰潭北至南昌西区间全长140公里,光是对标就要近50次。

由于点多线长,一年中,探伤车班组至少有10个月奔波在闽赣两省的万里铁道线上,为钢轨“体检”“急诊”。每次上班就是一二十天待在车上,所以生活用品他们都随车携带,最忙时一天工作近20几个小时。探伤车上有厨房,他们平时自己动手解决吃饭问题。在进贤站停车等待的两个小时,厨房里,散发着面条的喷香,面条上桌后,大家说着,吃着,笑着……笔者问,这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习惯吗?

工友们称:“干久了自然就习惯了,班组是个大家庭,大家情同兄弟,我们上班同行,下班同归,工余时间在一起玩耍,吃饭时间在一起说笑,挺好的。”但当笔者提到马上要过元宵节了,想不想回家陪家人团聚时,大家都沉默了,虽然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声音的颤抖说明他们想家了。

18日凌晨3时58分,探伤车顺利抵达南昌西车站,完成了沪昆高铁下行线鹰潭北至南昌西区间140km的钢轨探伤任务。随即,探伤车按计划开往向塘,班组的检测员顾不上身体的困乏和疲惫,又开始对探伤数据进行回放分析,仔细核对,技师刘飞介绍说,高铁钢轨探伤的检测数据回放分析,需要再花去一倍的检测时间,如果是普速线路则要花去1.5倍甚至2倍的时间。

由于春运期间,加开旅客列车多,探伤车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早上8时才到达向塘车站,紧张了一夜的职工们这才松了口气。从17日晚上8时到现在,大伙整整奋战了12个小时。

据了解,去年一年,探伤车班组累计完成钢轨探伤检测58870.6公里,累计发现钢轨一级报警1056处,二级报警57处。为了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这些钢铁“夜游侠”们一直在默默坚守、无私的奉献着。(李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