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40天的春运已经过半。据交通部2月15日报道数据显示,从1月24日至2月12日,春运前20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3.8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3%。其中,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5亿人次,同比增长9.1%(经济日报北京2月14日讯)

 转眼间,春运已经过去了大半, 2015的春运,铁路总公司继续以“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作为春运工作目标。为解决群众“购票难”、“乘车难”、“回家难”的诸多难题,铁路联合公安部门先后出台了多种便民措施,在顺畅旅客回家之路、严打堵塞黄牛倒票等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为进一步铺平旅客回家之路,铁路部门大开方便之门,尽一已之力,圆万众心愿。2015年春运,铁路部门继续优化“互联网+”的便捷服务措施,开通手机购票客户端、优化网络购票方式、增加自动售票机数量以及方便农民工购票窗口等方式方便各阶层群众购票需要。

 2015年的春运,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服务方式的改变,单是售票一个环节,就让中国百姓告别彻夜排队购票的时代,进入了快捷、便利的网络时代;再从各地方铁路局推出的人性化服务措施,诸如爱心通道、小红帽志愿服务队等细节服务,不难看出铁路转变服务的态度和决心。二是中国铁路速度变快了。2015年春运,高铁成了主力军,高铁以其快速、直通等优势脱颖而出,为春运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支持,高铁“四纵四横”,辐射面广、纵向深度宽,运输能力强等优势越来越被百姓看好和认可。三是百姓对铁路认可度增加。2015年春运,尽管各种吐槽仍旧存在,但可以感受得到普通民众不在倾向于“一边倒”的无理取闹,而是更理性、更客观的看待春运中“一票难求”的拥堵现象,更倾向于选择合理出行方式,为春运减压,百姓“智慧”出行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2015年的春运,铁路和系列变化,都彰显出铁路部门服务意识、为民意识的提高。今年,春运的人潮依然汹涌,春运的路上依然拥挤,但从铁路与民众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点滴变化中,我们可以体味出温暖,感受着进步,全民春运,“智慧”出行的路上,我们将走得更好、更顺畅。(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