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新春,神州大地家家户户洋溢着合家团圆的喜气,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线建设工地也年味儿十足。“羊舞丰收岁提质增效,猴吟锦绣春转型升级”等内容的春联、“福”字、灯笼、中国结,把工地的年味装扮的“猴赛雷”。
在施工现场,笔者看到,双林站—李楼站—洪泥河桥站盾构区间已全线高精度贯通。全国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鲁班奖工程项目经理等荣誉称号获得者——中铁十八局集团五公司副总经理刘晏斌介绍,地铁1号线起自双林站,终点至津南区双桥河镇,全长15.86公里,设车站10座。
中铁十八局集团担负施工的第1合同段包含3个车站、2个盾构区间、2个明挖段、1个区间风机房、3个联络通道以及多个出入口与风道,工程规模占整个地铁1号线东延项目总量的30%。“东延线是天津重点民心工程,我们要精心施工,用一流的工程质量向天津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刘晏斌说。准备采访他刚获得国优工程特殊贡献者荣誉称号的感想,他却谦虚地直摆手,只字不提。
双林站至李楼站区间左、右线分别为2130米、2121米,是天津市目前施工的地铁区间第一长隧道。据项目经理严志成介绍,该区间隧道采用2台盾构机,测量精度高、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科技含量高,地铁1号线东延线工程重点难点全都汇集这里。比如盾构机穿越风机房时,水平处于半径600米曲线段,竖直处于2.5‰下坡;侧穿双港特大桥桥桩时,距结构边缘最近仅2.3米;侧穿师范大学宿舍楼时,距结构边缘仅2.7米;接收端处于既有线车辆段旁,最小覆土4.82米,周边高压燃气管线纵横交错;盾构沿线多处一、二级风险源,施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能有丝毫差错。
面对一系列高风险施工难题,整个团队积极积极科技攻关,对每道工序、每个操作系统刻苦钻研,历经273个日日夜夜,不仅克服了工期紧、距离长、风险大等不利环境影因素,还对下穿无桩基建筑物、曲线穿越区间风机房、SMW工法桩浅覆土接收进行工法创新,施工过程未发生一次险情,地表及建构筑物沉降控制得当,最终实现盾构顺利穿越风险源,精确出洞,得到业主与同行的高度赞誉。
虽然区间隧道贯通了,但是为了早日建成民心工程,项目部不打年盹,春节不停工,严志成和市政管理部常务副经理王昌、项目书记刘洪亮、总工孔德法、安全总监徐峰、副经理邓晴岚等带头报名值班。“我给老婆、孩子们解释了,他们也都理解。”虽然这样说,但在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昌心里,过节时不能和家人在一起,总是愧疚的。春节之前,由于没有时间逛街,他们在网上淘了一些年货,给家里寄去,算是一点儿补偿。
他们通过紧张施工,该管段三条横向联络通道迎来“冰冻施工期”。笔者通过狭窄的楼梯下到地下17米深的隧道时,寒气逼人,我们禁不住连打喷嚏,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头顶上,就是双港中学的篮球常”在双林至李楼盾构区间2号联络通道,邓晴岚介绍,“联络通道是指地铁两条来去隧道之间的横向连接道,它的作用是供乘客遇到紧急情况从出事隧道向另一条安全隧道转移。按规定,每隔600米建一条联络通道。”待挖洞口的外侧,埋了一圈冷冻管。它们洞穿隧道插进地层,犹如一根根“制冷极”。
穿着白色保温“衣”的冷却管交错环绕,一个个露出的水阀结满冰霜。我们待了不到一分钟,冷意飕飕,呼出的白气很快在脸上凝结成冰霜。现场仪器显示:管内温度-30℃。
“冰冻”是从两条隧道对向进行,两边的冷冻管呈喇叭式“布冷”,最后冻成一个10多米长长的“冰铠甲”,阻隔地下水,联络通道就在这个保护层内部挖成。
邓晴岚继续介绍,联络通道长14—16米、开挖面最宽4.4米,最高6.55米,该通道只能用“冷冻法”施工。他们首先用特殊材料给盐水降温,然后把盐水通过一根根管道输入土层,以此让土层降温,随后在冻土中进行隧道开挖。“冰铠甲”要求达到-30℃,才能达到防水击穿的强度,因此制冷采用结冰点更低的盐水。
联络通道为什么要用“冷冻法”施工?孔德法说,该区间与其他地区相比,土壤含水量高、松散、稳定性差,如果采用普通施工方法很容易出现坍塌,极不安全。选择“冷冻法”施工,有利于形成强度高、冻结帷幕承载力强的土体,隔绝地下水,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冷冻法施工对地面环境影响较校
外行觉得,开挖通道时很危险。但王昌介绍,最大风险是钻埋制冷管,无数个洞穿,留下无数个涌水点,“我们从专门定制了防地下水水喷涌的装置,管住这些洞孔。”为了保安全,他们安排人员两班倒,24小时值班,吃在工地。
据介绍,2#联络通道及泵站冻结孔的布置均采取从左、右线隧道两侧打孔方式进行。冻结孔按上仰、水平、下俯三种角度布置,冻结孔总数60个,冻结孔总长度572.50米,其中右线46个,左线14个,联络通道在中部设置4个穿透孔,供对侧隧道冻结孔和冷冻排管需冷用。另在冻结站对侧隧道上沿冻结壁敷设5排冷冻排管,以加强对管片处的保温效果。
刘晏斌介绍,冰冻完成后,建通道只需15—20天,“靠工人用风镐开挖。”因为冰冻要求达到-30℃,所以施工者在地下必须穿上厚厚的棉衣。因为安全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保温效果,值班人员没有使用电暖宝御寒,冷的时候,跺跺脚、拍拍手取暖。
“冰铠甲”结冰一共需要45天。春节坚持在工地值班的陆兴介绍,用25天达到-30℃,再用20天巩固结冰强度,“以防地下水从某一个薄弱点乘虚而入。”
陆兴原定于去年8月份举行婚礼,但当时正值施工关键节点,工作无法抽身。他多次做双方家长及对象的思想工作,最后把婚礼推迟了。今年春节,他为了地铁建设再次主动要求坚守在工作一线。他妻子也来到工地和他并肩奋战。她说:“其实在哪儿过年都一样,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
和他一起值班的还有测量主管张文彬。去年春节,他也没有回家过年。“白加黑”的情况他经常遇到,但是责任心驱使他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寒冷不能让紧绷着的神经放松,任何一个小的疏漏都可能造成事故。
采访时,我们拿笔记录的手被冻僵了,于是使劲用嘴哈气,双手互相使劲搓,希望来驱走严寒。张文彬要把他的军大衣脱下来给我们穿,但被我们善意地拒绝了。“我们的冬季劳保用品发得很及时,虽然站在零下-30℃的地下,但加厚的棉大衣和军鞋让我们心里变得格外温暖。”张文彬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