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游灵官峡 忆宝成精神

2016-01-14 08:30:4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邢石玉

历经连续多日阴雨和雾霾的煎熬,终于迎来难见的秋日阳光。带着对杜鹏程 《夜走灵官峡》一文的回味与思索,我乘火车到陕西省凤县,孤身走进灵官峡,一探究竟。

这是秦岭深处一条长约十多公里的峡谷。两旁高山耸立,最窄处仅二十多米,嘉陵江和公路及依山傍水的原宝成线将峡谷填满。中午,太阳稍斜,山峰便在江面上投下黑黝黝的倒影,四周死一般寂静,一种无名的恐惧感顿时袭上心头。不知当年杜鹏程夜晚走这段路时是怎样的心情?嘉陵江在两河口遇兀凸山岩阻挡改向东流,形成两个相连的大拐弯,人称双月牙儿弯。此处筑拦河坝形成水库和瀑布,在秦岭红叶映衬下,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景色秀美,是旅游的好去处。

1980年秋,笔者参加西安铁路局宣传和文学创作会,时任路局政治部副主任的胡忠斯,讲到他以抗美援朝经历创作的小说 《兰凌江波涛》时,十分激动: “志愿军铁道兵冒着美军飞机狂轰滥炸修路架桥,以鲜血和生命维护铁道畅通,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凤州工务段退休工人松敏说:“我爹是志愿军铁道兵一名排长,因抢通兰凌江大桥立过三等功。父亲曾自豪地说,第一代宝成人是以志愿军铁道兵为主的筑路工人。”

1953年朝鲜停战,火车将部分志愿军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运到宝鸡,再背着行李步行上秦岭,住帐篷,喝凉水,啃冷馍,不分严寒酷暑,夜以继日地用钢钎、铁锤和炸药,在坚硬的褐红色花岗岩山体上,贴着嘉陵江开凿路基和隧道。手指砸伤,虎口震裂,鲜血不停地滴在岩石上……没有多少道路和车辆,全靠人力身背肩扛,爬山过河,将器材物资送到工地,还不时站在河里干活,宝成线是用鲜血和汗水甚至生命筑就的。

前些年,笔者在凤州遇见一名走路一瘸一拐的老工人,他说当年修宝成线,在江上漂运木材,深秋季节他跳下冰冷的水中打捞木头,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杜鹏程曾在一次座谈会上表示,灵官峡是中国铁路建设工地的缩影,宝成人是共和国的功臣,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宝成线开通后,灵官峡段五六公里线路归凤州工务段西坡养路工区维护。工区设在邻江的铁道边上,公路在江对岸,没有渡船,只能隔江望路兴叹,外出办事要绕道双石铺或宏庆站乘火车。在峡谷里,就医难、出行难、子女上学难……文化娱乐活动很少,但是没人叫苦喊累,工区小伙子们都表示,要对得起脚下父辈用血汗筑就的宝成线,决不当逃兵。

凤州工务段有些工人家庭是两代、三代宝成人,他们同父母、子女在这条铁道线上与大山江水为伴,苦苦坚守了几十年,少了些现代生活的享受,但活得依然精彩,从不后悔。

1982年8月21日,秦岭山区连续暴雨,江水猛涨,灵官峡段路基被淹,隧道进水,站舍被毁。磅礴的大雨和汹涌的江水使峡谷内雾气弥漫,一派可怖景象,但小伙子们忘记了害怕,顾不上疲劳和饥饿,昼夜奋战,终于抢通了线路。这就是第二代宝成人的风采,和上辈相比毫不逊色。

第二年,宝成线改建,灵官峡段报废。现在,凤县政府已经将这里建成宝成铁路遗址公园,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今,黄绿相间的山峦奇峰、碧绿清澈的嘉陵江水,与铮亮褐红色的花岗岩路基、灰白色水泥护坡交相辉映,灵官峡成了色彩斑斓的花谷、绿谷。

在这里,曾经的隧道和明洞依然保留,洞壁上几十年前的大标语依稀可见,一尊尊筑路工人的大型雕塑屹立在洞口,构成一幅宝成铁路建设发展的历史画卷。游人乘小火车进来,仿佛又回到那沸腾的筑路年代。

第一代宝成人在这里孕育和创立了宝成精神;第二代宝成人以一桩桩鲜活的事例诠释着宝成精神;期望第三四代宝成人用激情和热血谱写历史功绩,永远传承宝成精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