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索转义)1月2日凌晨3点,呼和分段东车间卓资山东站锅炉房值班室的电话突然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瞬时打破了午夜的沉寂。
“李工长,站区锅炉房热网压力异常下降,补水量剧增,很可能要停暖……”
卓资山东站站区锅炉房供暖范围涵盖了东站站区的办公楼及供电、公务、公安、车务、车辆单位。突发的供暖系统故障牵动了当晚值班的工长李勇的心——决不能让一线上夜班的职工受冻,险情就是命令。李工长一边起身穿衣,一边随手拨通了机修工赵志强的手机,准备抢修工具。当李工长和赵志强带领3名职工火速赶到站区东侧供暖泵房后,仔细询问和查看各项供暖参数后,判断出故障点很可能出在热网管路的漏泄上。
“锅炉不能停暖,立刻增加供煤量;水泵房专人值班,保证锅炉不缺水;其他人员跟我一起去检查热网井。”李工长斩钉截铁下达抢修命令,东站站区热网井数量多大36多处,地埋供暖管路错综复杂,多数热网井还分布在布满荆棘杂草和碎石的地方,查找漏泄点的难度可想而知。凭借着手中微弱的手电筒光亮,他们兵分三路,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发生漏泄的处所。
子夜的卓资山东站气温降到零下25度,抢修队员们冒着刺骨严寒,掀开一个个热网井盖仔细检查。手不听使唤了,就搓一搓;身子冻僵了,就在地上跺跺脚,来不及坐下喘口气。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5点20分,抢修队员马利军终于在站区车务工区的院子里发现一个热网井内,直径125毫米的管道补偿器正汩汩地向外冒着热水,水蒸气弥漫了整个热网井。李工长立即让赵志强带领2名职工关闭附近隔断阀门,阻止热水继续流失,同时指挥其他人员拉电焊机、氧气瓶、切割机等工具,做好焊修准备工作。
5时45分,机具、设备、人员就位。李勇、赵志强二人顾不上多想,就跳进一人多高的热网井,冒着被烫伤的危险,开始清淤、打磨、焊修……此时,管道里的余水给他们出了一个难题,管口切开,积水四溅,鞋、手套都全部被水浸湿,割据一次次被水溅灭,他们一次次灭了重来。狭小的井下手拿防护罩,脚踩泥水,头几乎和地面相贴,切割管道,焊接管道,打磨接口….
6时55分,管道补偿器焊修完毕,管内压力恢复,供暖正常。此时,站区的院子里,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出来晨练,有的伸腿弯腰,有的小步慢跑,可是谁也没有察觉到,疲 惫的他们才刚刚踏上回家的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