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袁吉祥郑尉

近日,铁路总公司在济南举办的铁路职工技能竞赛点传来喜讯:贵阳机务段设备车间黎旭阳在18个铁路局54名选手参加的职工机修钳工职业技能大赛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总决赛个人第九名的好成绩。

黎旭阳,这名该段设备车间的普普通通的职工,用他爱岗敬业的执着和甘于奉献的精神,铺设了自己的不平凡之路。今年37岁的他16年前毕业于内江铁路机械学校,被分配到段设备车间。他主要负责车间所有需要维修设备的金属切削、加工和普通机床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

2002年,段维修内燃机车的重要设备——水阻实验台大修,当时还在机械一组实习的他,主动要求参与配件的加工和制作。从水阻钢板的撤卸、组装到电机维修、安装,不管是不是机械钳工的工作内容,只要黎旭阳有时间,都会主动帮助师傅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还时不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经过近一个月的大修工作,当水阻试验台正式组装时,却由于安装尺寸出现了误差,连接杆因螺栓头外露而无法连接上。当时车间电力组、机械一组、机械二组的老师傅安装了一天,都不能准确对位,几次查找都未能找出原因。黎旭阳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不断琢磨,提出了使用沉头螺栓进行连接的建议,师傅们在半信半疑中采纳了他的建议,后经过重新组装,彻底解决了困扰师傅们的问题。

2007年7月,电力库三道不落轮旋车床出现顶轮固定螺母和防松霸王垫多次出现螺母牙形严重损坏现象。几次修复以后,同样的故障过一段时间又发生了。黎旭阳经过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和观察,终于找出了故障原因——由于顶轮受力不均左右摇摆致使顶轮轴变成椭圆,加剧了软轮的左右摇摆,造成同样的故障重复发生。故障原因找到后,黎旭阳又与师傅们按照要求进行测量、绘图和确定顶轮轴的加工尺寸,并与机械钳工一组人员一道对顶轮轴进行了更换,彻底解决了关键重点设备的惯性故障。

俗话说:“车工紧、钳工松”。设备车间车工一旦忙起来就是劳动强度最大和工作环境最差的工作,而且也是又脏又累又繁琐的工作。作为车间唯一的车工,小黎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家常 便饭,除了做好设备日常的维护维修外,还要时刻做好临时设备抢修准备。为此,他每天24小时手机始终处于开机待命状态,听候临时安排的加工任务,每年临时夜间加工配件多达几十次。

同时,黎旭阳还积极参与段非标设备的制作和机械动力设备的改造工作。随着段上车型的更换,原有中心支承小车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黎旭阳积极参与中心支承小车和车钩缓冲拆装升降机电气部分的改造和制作。通过不断测试该设备,使其电气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维修方便,而且在检修中心支承和车钩缓冲拆装作业时为生产提供方便。改造设备不仅得到了路局的认可,满足了本段的需要,而且还被推广到成都、重庆、西昌等机务段使用,既解决了生产上的需要,又为创效作了贡献。

参加工作以来,黎旭阳热爱企业,更热爱所从事的车工工作。经过十多年的磨砺,他迅速成长起来,不仅担任了班组长,还先后荣获路局技术标兵和段上的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2011年,他参加了路局“机务系统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并荣获了机修钳工第一名,还代表路局参加了当时全路的“机务系统职业技能大赛”机修钳工决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十余年来,黎旭阳始终牢记设备车间作为机务段后勤保障车间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严格标准、精细准确”是干好车工工作的关键,始终牢记配件加工工作是保证机械动力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要保证。他积极探索设备工作新技术、新方法,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加强钳工实作训练,不断夯实“镩、凿、锯、切、埑”等基本功,他用自己的刻苦和坚持不懈,终于练就了过硬的业务技术本领。“成绩代表过去,我也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今后,我将坚持勤学奋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黎旭阳捧着刚收到的荣誉证书,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