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傲岸戴浩陈华

今年6月28日通车的合肥至福州铁路控制性工程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长1290米,主跨630米。新建沪通铁路的控制性工程沪通长江大桥,主桥全长2300米,主跨达1092米。从630米到1092米,这一数字的增长,需要以强大的科技实力为基础,以新结构、新工艺来支撑,以严格的安全质量控制做保障。

据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副总工程师、沪通长江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李军堂介绍,他们承建的标段全长6006米,由主航道桥、跨南岸大堤简支钢桁梁桥及南岸引桥组成。主航道桥的6个桥墩均为沉井基础,其中被誉为“巨无霸”的28号和29号主塔墩沉井平面面积相当于12个篮球场大小,总高度分别为105米和115米,均由钢沉井和混凝土沉井两部分组成。

“29号墩钢沉井高56米,总重达1.6万吨。要把这个庞然大物精确地定位在设计的桥位上,确实要大费周章!”李军堂说,“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我们最终决定采用锚桩加重力锚的方案对钢沉井进行定位,即在钢沉井的上下游各插打4至6根直径3.5米的钢桩,南北两侧各抛下4个重约900吨的混凝土重力锚,利用大直径钢丝绳与钢沉井连接,通过沉井顶面的收紧系统,收放钢丝绳,达到精确定位钢沉井的目的。”

沪通长江大桥桥址处于江面上,日过往大型船舶达3000艘。针对水上船舶多、吊装设备多的特点,项目部充分利用中铁大桥局集团各专业化公司的优势,委托船舶分公司对船舶及通航维护进行专业管理,委托租赁公司对全桥塔机进行管理。此外,项目部还分别成立了船舶管理分部和机械管理分部,落实相关的安全责任。各分部设置安全总监及安全环保监察部。

在制梁场技术负责人黄礼华的带领下,笔者走进了项目部节段梁预制常一片片标有“出生日期”和梁段编号的成品梁,两两叠放在一起,整齐地静卧在存梁区。

沪通长江大桥南引桥上部结构为48米简支箱梁结构,共70孔,每孔分11节段预制,总计770片预制节段。目前,项目部正在南引桥S12段进行首片节段梁的起吊和荷载试验,节段梁的正式架设不久后就会全面展开。

制梁场共设置两条生产线,按功能分为三大区域,分别为钢筋绑扎区、制梁区和存梁区。从绑扎胎模的区域往回走,节段梁的整个“成长”过程一目了然——外侧模及底模调整完成后,龙门吊将钢筋骨架吊放至预制台座,安装好内模、端模后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并养护,再由180吨龙门吊吊运至存梁台座上存放。

去年12月,该项目被评为“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待这条“科技长虹”飞跨大江南北时,中国又将增添一张向世界展示建桥水平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