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型向分散型转移,就工务系统车间而言,就是改变过去由下至上集中式培训方法,立足班组、车组,把培训的重心转向班组、车组,培训的任务转向班组、车组,培训的方式转向班组、车组,实行以各班组、车组组织培训的分散式培训方法,注重在岗学习、实践提高和工学互促。

数量型向质量型转移,就是要兼顾大规模培训的数量要求与大幅度提高司乘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质量要求,由追求培训时间的长短、期数的多少、课程的多少和人员的多少,转移到以追求培训的实际效果和适应本职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以及司乘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注重培训内容、方法和效果,努力实现教育培训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这一转移,要抓好以下三点:抓住切入点,激发车间司乘人员学习的内在动力。夯实支撑点,建立车间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抓住落脚点,在培训的质量上求突破。

粗放型向精细型转移,改变以往培训内容由上面确定、培训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与参培者的接受能力不相适应,组织者、培训者只注重培训任务的完成和课本知识的书面成绩,忽视参培者最终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所学知识与岗位实际的结合度。

实施三个转移将产生的效应主要表现为“六个有利于”:有利于班组、车组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强化司乘人员对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学习自觉性的增强和对学习成效的检验;有利于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分类别、重实效的教育培训工作格局;有利于工学矛盾的解决,在干中学、学中干,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有利于紧密结合司乘人员自身实际和岗位需求实际分层分类分岗培训,学用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