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欧洲的首列动车组于当地时间15日上午在马其顿成功开跑,列车从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站开动,最终抵达东部城市韦拉斯站。(11月16日中国新闻网)
马其顿动车组项目既是中国出口到欧洲的首个动车组项目,也是中国动车组产品符合欧洲TSI(欧洲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要求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单,TSI也是国外产品进入欧洲必须认证通过。
这次在马其顿成功开跑的动车组动车组技术更加复杂、研制难度更大。且首次都采用低地板设计技术、铰接式转向架、按照欧洲标准采用三级防撞设计。设计按照最严格的欧洲标准EN15227:2008的要求,采用三级碰撞能量吸收系统,通过车体的能量吸收系统,确保乘客和司机的安全。
中国造(动车组)能够出口欧洲在马其顿成功开跑,关键取决于高铁(动车组)全方位自身技术优势。主要在如下方面:首先是高铁的建设和运营经验相对丰富。截至到2014年底,我国高铁已建成运营里程近1.7万公里,占全球的55%;同时,建设了世界首条高寒高铁、首条环岛高铁等,解决了高海拔、湿陷性黄土等各种地质气候问题,创造了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高铁技术;而最近中国中车永济电机公司独立创造的6500V高铁“中国芯”问世,又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IGBT模块设计和制造技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在我国地铁和铁路机车变流器中的“核芯”位置,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竞争力。走出国门更添了一份自信。
正由此“中国高铁”系列产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化被国内外认可,并以显著的技术、可靠的质量等优势成为颇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后起之秀”,跃升为行业的佼佼者,得到世界广泛关注、从而拿到市场的入场券,也是水到渠成的时机。
同样看到“中国高铁”发挥着促动经济、交通外交作用,既推动当地的轨道交通发展,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践行者。如此次该项目的成功,为中国进一步拓展世界最高端的欧洲市场带来示范效应和深远影响;中国企业“产品+服务+技术+资本+管理”的出口模式创新,以及政府引导企业整体出海战略,为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和装备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创造了必要条件。
中国高铁在我们国家已不仅仅代表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代表整个中国的高铁水平,是一种综合实力的展现。而有着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的“中国高铁”出现在世界各国交通行业面前,不仅是人类进步的智慧和结晶,更是一种高速、安全、便捷、外交有力的见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