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小声点!王主任过来检查‘家庭作业’啦!”10月28日,乌海工务段公庙子线路工区早班会前,青工小傅从会议室中探出头向楼道瞄了一眼,马上缩回脑袋向大伙儿打信号。
“小傅又在帮大家放风呢?那今天的‘家庭作业’就由你来解答吧。”主管职工教育的车间副主任王建军走进会议室,对躲在众人身后的小傅笑着说。
“碍…王主任,我还没准备好。”小傅耷拉着脑袋,支支吾吾地说。
“不要逃避问题,每天的‘家庭作业’都要认真思考。”王建军语重心长地说,“我之所以布置‘家庭作业’,就是因为你们对师傅传授的业务知识记得不牢。为了让你们加深记忆,我在对你们进行‘授后’服务埃”
近年来,随着新老职工交替,越来越多的青年职工走进了一线班组。为了使他们尽快独当一面,乌海工务段发挥“传帮带”作用,让业务娴熟、经验丰富的职工和他们签订师徒协议,帮他们学习业务技术知识,掌握现场作业技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王建军发现青工的业务水平提升情况差别很大,有些人已经可以独立对某些病害进行判断并给出整治方法,有些人却只能在师傅的指导下勉强完成。
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王建军,直到有一天他看见侄女写家庭作业,突然灵机一动,效仿学校的老师,给工区青工们也布置了“家庭作业”。他在前一天的早班会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在次日的早班会上点名找人回答,帮助青工快速成长。在“授后”服务变为常态后,青工们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了,业务技能、现场作业技巧也越来越娴熟了,逐渐成为了安全生产的主力军。
田丰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