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石宗林通讯员唐善强李华辉
“简直不敢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修建这么大的风雨棚,今后我们干活再也不会日晒雨淋了。几十年都在室外作业的工作如今搬到了‘室内’,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人身安全也更有保障了。”10月8日上午,贵阳地区阴雨绵绵,正在驼峰作业的贵阳南站南运转车间驼峰调车长严春杨说起刚修建的驼峰风雨棚时感慨万千。
驼峰在贵阳南站最初出现的时间为1962年,由于受技术条限制,初次上马的驼峰设备设施极为简陋,俗称为“土驼峰”,驼峰调车作业走行道仅仅是压实的土路,调车场内的道岔全部为非集中式道岔,解体进路时全靠人工去扳,车辆溜放速度靠调车制动员上闸台看闸,同时也靠摆放铁鞋进行控制,解体一列车需要调车长、连结员、扳道员、铁鞋制动员人工协作完成。驼峰值班员龙景腾说:“过去,制动员必须守在指定位置叉铁鞋,也就是在车辆行进中将铁鞋安装到钢轨上。一副铁鞋有几十斤重,这个活既费力气又危险,还需要手疾眼快。当时的驼峰调车作业工作环境很差,劳动强度大、解体任务重、持续时间长自不必说,最要命的就是夏、冬两季,遇到夏日三伏高温天气,调车人员长时间在烈日曝晒下和晒得发烫的车辆、道岔、铁鞋打交道,就算戴着手套,一不小心都会被烫伤;贵州夏季多雨,作业时遇到大雨,调车人员还要脚踏泥泞湿滑的土路小心翼翼地提钩,一场大雨过后,浑身上下都会被打湿;而到了冬天,两边膀子常 被冷风刮得生痛。”
1985年至1988年间,该站经历了两次扩建,均对驼峰进行了改造,将调车场道岔纳入集中连锁进行控制,至此驼峰解体告别了手扳道岔、人工准备进路模式,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减轻了调车人员的劳动强度。
1992年该站第四次站改,日均办理车辆数提高到8000辆,进入区域性编组站序列,成为当时西南最大的编组站。
2008年,原铁道部投资32亿元对贵阳南站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工程于2010年1月25日竣工投用。新编组站为纵列式双向三级七场站场结构,而驼峰调车作业走行道经历土路、沙石路、水泥路后演变为塑胶路面。
虽然科技进步促使调车作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驼峰调车人员仍未告别室外作业性质,尤其是恶劣天下条件下驼峰调车人员的劳动环境和劳动人身安全仍令人担忧。路局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带领相关处室人员进行现场调研,商议解决方案。今年初,经过相关部门反复勘测、论证,路局同意在贵阳南站上、下行驼峰增建风雨棚,新建混凝土走行板1221平方米、塑胶铺面90平方米、橡胶铺面208平方米,总投资380万元。
由于是在运输作业场地施工,该站积极克服生产任务重、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等困难,多次牵头组织工务、电务、通信、房建等部门召开施工协调会,经过5个月的连续奋战,9月9日,随着贵阳南站上行驼峰最后一块钢结构彩钢板吊装完毕,该站上、下行驼峰增设风雨棚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驼峰调车人员正式告别了室外作业转为室内作业,“风里来、雨里去”的提钩经历成为历史。“刚上班时师傅就告诉我,驼峰提钩作业是调车组里最苦最累的活,自己干了后才知道确实是太苦了。”2008年参加工作、现任驼峰提钩调车长余震宇回忆说,“我们作业时最怕下雨淋湿了手套上夹着的计划单,现在驼峰修了风雨棚,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今后再也不怕日晒雨淋了,路局、车站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啊,我们年轻一代的运转职工享受到这么好的作业条件,确保驼峰解体作业安全的信心更足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