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垂钓,本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然而50岁的宋建芬,却因此命悬一线。10月14日,他在三门镇垂钓时被电击,全身烧伤面积达75%以上,目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10月20日《株洲晚报》)

惬意闲暇时光,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垂钓,不失为一种打发时光、享受生活的休闲方式,可是50岁的宋建芬却因为垂钓差点被送了命!幸运的是他经过连日抢救,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是这样的遭遇不禁让其他垂钓爱好者后怕,是不是钓鱼是件危险系数特别高的活动呢?

其实不然。钓鱼的人那么多,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可是不幸事故的发生只是寥寥无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身安全意识的强弱。在这场意外中,有三个不经意的小细节导致宋建芬触电并让伤情如此严峻。

第一,在水边垂钓本应三两好友结伴而行,互相照应。在水边活动本来就是有一定危险性的,特别是当你不熟悉当时环境或游泳技术有限时,一旦落实,附近人群看到了能够及时抢救。宋建芬本是跟两位钓友一起钓鱼,当两位钓鱼在三门镇一河边钓鱼时,他却到铁路旁垂钓,相隔较远。事故发生后等他们发现时,已耽误一点抢救时间。

第二,医生表示,触电起火时,如果身着棉质衣服,打两个滚还可能熄灭身上的火,但事发时宋建芬穿的是尼龙材质的衣服,一点即燃,等宋建芬的钓友赶到时,他只剩左腿下部有一些布料,其他部位衣服都被烧毁,从而导致全身皮肤重度烧伤,至今还处于休克期。

第三,宋建芬使用的碳素鱼竿也是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渔具店老板表示,钓竿主要分碳素材料和玻璃材料,玻璃材质不导电,但较重,碳素材质的钓竿容易导电。在卖出碳素材质的钓竿时,他都会提醒对方,以防触电。宋建芬盲目使用碳素鱼竿在危险区域钓鱼,最终碰触铁路高压线而不幸被电。

有网友质疑,铁路高压线附近为何不设置安全屏障以保障路人安全?殊不知,铁路高压线已有一定高度,并且铁路附近都有设铁路线路保护区的一定范围,避免行人靠近。另外,就算高压线设置的再高,不经意间,也会有更长的鱼竿或异物靠近,正所谓防不胜防。

只有大家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心上,让安全意识像一面警钟不时在脑海中敲响,容不得开一丝小差,脆弱又宝贵的生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罗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