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幸福
万纪萍
幸福是什么?我曾不止一次问过自己,幸福好像是一道没有正解的题,是一道就算经历完整人生都不一定有正解的题。这是我读 《阳光与幸福同在》之后的心得。
几天前的一个傍晚,夕阳西下,一个与女儿年龄相仿、衣衫有些破旧的小女孩儿向我女儿跑来。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个表情,一个猛子扎过来,直接抢走了我女儿手里的球,紧紧抱在怀里,左摸摸右看看,很是喜欢。女儿很生气,朝着小女孩儿一把推过去,抬起小脚故意把球踢得远远的,然后愤愤地对小女孩儿说: “你走开,我不喜欢你,这是宝宝的球,不给你。”转身捡球去了。小女孩儿就像做错事挨了批评一样,满脸委屈,低着头,紧紧跟着我女儿,几次想拉她的手,想帮她捡球,想去拥抱她,可是都被我女儿拒绝了。我从女儿那生气的眼神里,分明看到了“讨厌”。我一边安抚小女孩儿,一边批评说服着女儿。不远处小女孩儿的妈妈寻来了,我很是抱歉,想说些什么,还未开口,那个妈妈竟轻轻地抚摸起我女儿的头,用手语与她自己的孩子交流,憨憨傻傻地笑着,很是欢喜。一时间,画面仿佛静止了……
直到这时,我才清醒地意识到,她们竟然是这样一对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母女;她们竟然是这样一对心中有爱、彼此依赖的母女。我被感动了,感动于她们的美丽,感动于落日余晖下的温情。
每一个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精灵,都是折翼人间的仙子,不管他健康与否,聪慧与否,漂亮与否,可爱与否,都有他不一样的特质,都让人充满着疼爱和怜惜!夕阳下的母女让我眼眶湿润了,为那可爱的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也为那心底深爱着女儿的妈妈。我唯有祝福她们今后的人生鸟语花香,祝福她们健康幸福!
如果你问我,这对夕阳下的母女为何让我如此动容,那是因为她们深深触动了我心底那隐隐作痛的“残缺”。2010年,我迎来了生命中第一个孩子,一个虎头虎脑、可爱漂亮的小男孩儿。那是我第一次做妈妈,第一次不能自已地喜极而泣,第一次想要把全世界最美好的东西都留住,那种幸福不言而喻。但这幸福仅仅维持了几个小时,“先天性心脏勃—法洛四联症”,短短一个星期,八个月大的儿子动了一个大手术、三个小手术。在重症监护室里,看着满身插管昏昏沉睡的儿子,我的心彻底被撕裂了,充满了愧疚和自责。我在他耳边轻声地讲故事,轻轻地握着他满是针眼的小手一遍又一遍在他手心里写着 “妈妈爱你”,我用我的脸轻抚着孩子因为气管插管而浮肿变形的小脸。我要让他感觉到 “妈妈在这里”,我想让他在无尽的黑夜里找到回家的灯光。虽然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没能挽回儿子的生命。
离开医院的那个早晨,和儿子一同进重症监护室的小男孩儿恢复健康出院了,看着他在晨光中牵着爸妈的手大声说笑的背影,我恍惚了,仿佛那是我的儿子,仿佛他并没有离开我……
几个月后,上海慈善基金会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当初我留下的那笔善款支付了一个先心病女童前期的医疗费用,正所谓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吧,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莫大的抚慰。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从最平常的日子里体会幸福。
系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职工)
播下阅读的种子
朱红梅
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就像一座房子没有窗户。一直相信阅读力量的我,特别希望孩子能早早爱上阅读。因此,儿子3岁以后,我就经常利用一切机会教他识字:报纸、广告、电视……带他去书店、图书馆。然而,孩子却似乎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书籍并不太感兴趣。
从撕不破的识物图画书,到配上大图画的小故事,他随手翻翻就丢到了一边。 《格林童话》,你买回来后他摸都不摸; 《一千零一夜》呢,你读着读着他就睡着了。但一本植物大战僵尸攻略的书,自从买回来后,他每天去幼儿园必带。翻来翻去,页码松动,封面破烂仍爱不释手。看到 “最”字,他说:“妈妈,这个字我认识,是最后一拨僵尸的 ‘最’!”此外,他貌似只对两类书感兴趣:走迷宫和找不同。
对一个工作很忙、耐心又明显不足的妈妈来说,我隐隐有些焦虑。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到6岁刚上小学时,他的识字量已经有好几百,可以顺畅地阅读一般的童话书籍了。随后,孩子对书有了自己的兴趣和偏好,喜欢脑筋急转弯、漫画小故事、侦探小说等等。我始终相信,孩子喜欢的书就是好书,体验到快乐的阅读方可持久,所以尽量让他自己去选书。
除了孩子的自由阅读,我们有意识地陪他背诵一些国学经典。对这些相对艰涩难懂的东西,我和他爸爸会给他逐句解释,陪孩子一起背。有时候因为很难背,孩子也会很苦恼,甚至认为这是故意折磨他。我知道,很多东西他现在还无法理解,但我相信,有一天他会真正读懂这些书。尤其在漫漫人生途中,当他面对不可避免的挫折、孤独、离别和伤痛时,这些东西会突然蹦出来,慰藉他、陪伴他度过那些艰难时刻。
有时,我和他爸因为小事生气。他看出来了就问,妈妈你是不是还在为上次的事情生气?我说是的。他说: “抱怨短,报恩长。还生气,太不像话了。”让我汗颜不已。再比如说,有同事开玩笑问他,酒很好喝,你尝一下不?他答:“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还有一次,去参加孩子同学的生日聚会,孩子一桌先上菜。他对服务员说: “应该长者先幼者后。”
随着阅读的深入,孩子的观察力也迅速敏锐起来。看到小鸟停在电线上,他会问为什么小鸟站在电线上不会有危险呢?和他打羽毛球,他又会问为什么球会在被击中后改变方向呢?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点点滴滴,让我感觉到书籍已经漫漫浸润孩子的生活,促使他像一棵向日葵,朝着温暖阳光的方向生长。
在少年时代,因为无书可读,我曾与童话失之交臂。如今,在陪伴孩子阅读的同时,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事是重新拥有一颗童心。我很珍惜和享受亲子阅读的这段时光,当孩子慢慢长大,从身边离开,从视野里慢慢走远,这样的美好将不再回头。那么,就让亲子阅读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在岁月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吧。
系长沙铁路公安处民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