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南方新闻网8月17日消息:去年6月28日,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正式开工。该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粤西地区交通不发达的现状。广州与茂名之间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由5小时以上缩短至2 .5小时左右,深圳至茂名将由原来的近7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南都记者近日沿线走访发现,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据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通车时间或可提前至2017年10月左右。
一条从2014年开建,计划基本建成于2018年,设计运营速度200公里的城际铁路,为什么茂名当地相关负责人就敢预计可以提前到2017年10月建成。 比计划提前整整1年多的时间,我们知道基本建成的概念,那么再加上工程验收、联调联试、试运营至少3个月,按照工程计划最迟也得在2018年开通运营。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敢于领着南都记者看工程进度,向主流媒体放言:完全可以预计提前到2017年10月通车。
那么要实现实2017年通车,2017年10月之前必然结束了工程验收、联调联试、试运行等工程建设开启运营流程。那么这条深茂铁路的基本建成时间最早也应该在2017年6月份。也就意味着这条深茂铁路的基本建设工期距今只剩:22个月,不足两年的基本建设工期。自打2014年开工算起,整个工程只用了最长三年半的时间。这是什么速度?茂名当地相关负责人底气到底来自哪里?
以上报道中给出了三个答案:
答案一、去年6月28日深茂铁路,茂名至江门段已经正式开工,
当地将深茂铁路建设列为“头号工程”, 对于茂名来说,深茂铁路是所有在建交通、规划交通中最重要的,“我们现在把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答案二、“包茂速度”模式的复制,“六个一”工作机制的复制。
答案三、当地百姓深知交通落后的心痛,也明知铁路建成之后的便利,全力支持配合拆迁,使得征地拆迁工作比计划大大提前。
从以上答案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整体交通落后地区的当政者和百姓,对由于交通运输方式落后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切肤之痛。他们深切盼望大铁路、大交通,改变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
其实这不是粤西地区城市茂名的独有情结和现象,在我国许多省区,由于长期注重大城市交通、中心城市交通的投资建设,而向其他地区投入的交通投资偏少,由此形成了大城市越建越大,交通出行选择方式丰富多样。与省内其他城市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拉越大,城乡差距日益加剧的问题。相当多省区的其他偏远地区,有的区县到现在还不通铁路,想通过乘坐铁路出行困难重重。由于铁路线路长期偏重大干线,穿越中心城市的历史问题,造成处于铁路交通落后地区的地市和区县不在少数。这种现象中西部省区尤为突出。
可喜的是,中央最近几年把加速城镇化建设,区域一体化提升到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国务院先后批准了京津冀一体化、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西经济区等,这些城市群无一例外,都把城际铁路、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放在了规划先行、战略优先的位置,目的很明了,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各类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整合,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布局,对内通过整合、融汇,实现经济区域一体化,找到经济发展的新的爆发点和增长点,对外,通过大干线高铁,实现通江达海,纵贯南北、畅达东西大动脉的畅通。而在对内的整合中,城际铁路的规划对于偏远地市和区县,则显得生死攸关,关乎各个中小城市未来发展的命脉。30多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史,一方面让偏远地市由于受制于交通瓶颈,而饱尝出行辗转,出入困难之痛,另一方面也让这些的地区主政者和百姓深刻认知,错过了交通发展的战略机遇,也必将在未来的区域格局竞争中处于下风。因而才有了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相邻兄弟县市影响全国,破击海外的“护路战争”。
沟通大区域的骨干高铁线路走向,如“四纵四横”高铁骨干网,由国家交通编制规划部门掌握,能够操作变更的空间相对很校但对于实现对内资源整合,实现铁路交通合理布局的区域内城际铁路规划设计,在考虑穿越关键节点城市,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尽可能的考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梗阻因素,应该尽可能多的考虑方便百姓出行,惠及广大民生。从而实现快速缩小省区内城镇发展差距,平衡各地市交通密度,实现个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
从深茂铁路茂名当地相关负责人:可以预计提前到2017年10月通车,正体现了交通落后地区施政者和百姓的强烈呼声,以及他们面对铁路修建到家门口的狂喜之情和强力支持。也为我们下一步各区域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思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位。(贺林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