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脑血管疾病特征、成因及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有脑出血、脑血栓、冠心玻这类疾病主要由饮食与生活习惯、精神与遗传等因素引起,造成血脂、血压增高,具有心管破裂出血或因血液凝集成血栓的风险,是导致猝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脏冠状动脉发生血管硬化病变而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 被称为“冠心脖,其中心肌梗塞、猝死是急性危重病症,常引起职工因病在岗死亡。对于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最突出的是心前区疼痛,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通常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确诊依据,心电图和心电图负荷试验可发现进行性改变,速查心肌酶有增高。50%-81.2%心肌梗塞病人在发病前数日至数周有乏力、胸部不适等先兆;活动时有心悸、气急烦燥等症状;心绞痛较以往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特别是心前区疼痛并多汗,应引起高度注意。
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为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例如脑梗塞;出血性脑卒中,例如脑出血。该病起病急,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
脑卒中常见表现:头痛最为常见,是一个重要的脑中风症状和信号。脑卒中先兆症状有:突发一侧面部、肢体软弱、麻木;眼睛视物不清;行走困难,走路不稳或不协调;头昏、晕厥或意识丧失。脑卒中可早期预防。只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脂、动脉硬化等基础病,掌握脑卒中先兆症状,及时就医,就可以有效避免脑卒中发生,防止终生遗憾。
二、糖尿病特征、成因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因胰岛素分泌缺陷和 (或)胰岛素作用缺陷,造成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少 “三多一少”特点。并发症可引起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严重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糖尿病的诱因主要有: (1)饮食习惯。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的摄入量减少,摄入富含脂肪的食品过多、精加工的食品过多等。 (2)吸烟。吸烟可以加重胰岛素抵抗。 (3)遗传。胰岛素抵抗也与遗传素质有关。 (4)药物。许多研究提示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干扰糖代谢,加重胰岛素抵抗,恶化糖代谢,甚至诱发糖尿玻 (5)年龄。胰岛素抵抗随年龄增长也会加强,可能是与肌肉量的减少、内脏脂肪量增加和体力活动的减少有关。
三、恶性肿瘤特征、成因及危害
恶性肿瘤因生长较快,浸润或转移到周围组织,破坏组织而产生损害症状,同时消耗营养、释放出多种毒素,并产生一系列症状,导致病人身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形成 “恶异质”;严重情况下会使病人脏器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恶性肿瘤的致病因素有: (1)化学致癌因素,如熏烤炸食物中所含的3,4-苯并芘易引起癌症,腌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导致食管癌。 (2)生物致癌因素,如病毒,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易引起宫颈癌,EB病毒导致鼻咽癌,乙肝病毒感染易患肝癌。 (3)物理致癌因素,如X线等电离辐射,引起白血病多发。
四、慢阻肺特征、成因及危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症状是慢性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检测肺活量可反映肺功能状况,也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常用第一秒肺活量 (FEV1)与用力肺活量 (FVC)比值表示,用以反映支气管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现象。当FEV1/FVC比值<70%,可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玻
引起慢阻肺的影响因素: (1)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对支气管粘膜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使气道反应性增加。 (2)感染,刺激气道的炎症反应,而引起相关症状。 (3)个体遗传等因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可增加慢阻肺遗传易感性;哮喘也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俗语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健康的身体不断经受着慢性疾病的侵蚀。我们急需通过开展健康宣传,消除铁路职工对自身慢性疾病不知、不懂、不治、不防、不重视的现象,让职工们发现身边的慢性疾病,并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正规的治疗,将慢性疾病防治在萌芽当中。
赵雪峰 整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