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37岁,一米八的个头,说起话来有条不紊,给人一种阳光、纯朴的大男孩形象。
他是郑州供电段郑北供电车间的团支部书记,擅长节目主持的他只要段上举办文体活动,总会看到他的身影,他被职工亲切的称为基层的草根明星。
1998年,程凯从洛阳铁路运输学校毕业后,来到郑州供电段郑北供电车间。“真是壮观啊!称之为蜘蛛侠真不为过!”第一次踏足接触网作业现场的他,立刻被蜘蛛侠们检修设备场景所吸引。看着他们腾挪闪躲的身影,他不禁下定决心:“这里就是我的‘落脚点’!”
分配到工作岗位后,他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车间的管内班组中有电力工、接触网工、轨道车驾驶员、配电工等多个工种,自己以前都没听过这些,什么都不懂,是业务知识上的“门外汉”。
很多人对这个“门外汉”能否干接触网工存有怀疑。 程凯凭借自己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彻底改变了大家的最初印象。他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场实际相结合,上班时,他跟师傅学习理论和实作,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打破砂锅问到底,弄清楚、想明白。下班回到家,他就学习《安规》、《应急抢险预案》等书籍,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研读,经常牺牲业余时间为自已开“小灶”。有一次,遇到“接触网定位坡度技术参数” 问题,周末休假的他翻阅资料书籍没有找到准确答案,又匆匆骑车回到班组,找到班组技术员询问并接触网技术参数图纸,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正是他这股钻研、执着劲,他不仅业务上精益求精,而且在个人爱好的写作和节目主持方面也养成了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好习惯。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作为在车间兼职团干的程凯而言,2011年段团委组织的文艺小分队一线行活动让他又多了一个绰号“文艺青年”。
一路披荆斩棘,程凯通过车间、段团委的几次筛选,作为主持人进行活动彩排。在集中彩排期间,他翻阅了大量主持和演讲的各类书籍。从早上9点到晚上12点,他都是在背诵主持词,结合节目的时间节点,以便应对节目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因为一到下班时间,彩排场地就要关门,意犹未尽的他就在家里做对着镜子,用旧书本做成麦克风,针对每一句台词,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校正,力求完美。有时,为了一个表情和动作,就要练习半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文艺小分队一线行活动完美落幕后,在职工眼中他从普通的接触网工摇身变成了一名文艺青年。
时至今日,在入路17年间,他先后获得段安全先进生产者、优秀团干、优秀通讯员等殊荣,这名草根明星也被越来越多的干部职工所熟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