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张化民是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研究生,两年前来到太原车辆段车电车间电器四组工作。起初,人们认为张化民就是来 “镀镀金”,过不了几天准走。也有些人认为,研究生放在班组是大材小用。张化民自己也非常犹豫,觉得寒窗苦读,最后却进了班组,说出来不光彩。但渐渐地,张化民和周围的人们都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张化民的师傅李培杰是电器四组的老职工。一天,李培杰拿来一张电路图对张化民说: “我光会干活不会看图,你给讲讲原理。”张化民拿着像蜘蛛网一样的电路图,半天不知从哪儿说起,深感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还有很大距离。他下定决心,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在实践锻炼中加快成长步伐。此后,张化民经常一个人拿着电路图对照实物探究原理。为了掌握应急电源柜的检修技巧,他在一周时间内反复拆装一台废旧应急电源柜23次,直到掌握了其中的要领。

一年后的张化民已经是班组的技术骨干,他的钻研精神和运用理论知识破解现场难题的能力得到了大伙的肯定。一台弹簧压力试验装置由于系统陈旧、性能不稳定,影响了检修质量,张化民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对系统软件进行升级,让老设备焕发出新活力。他还对生产流程逐项优化,编制了班组生产时间节点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丰富的现场实践经历让张化民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技术员,是职工公认的班组顶梁柱。遇到有人来班组观摩学习,大家都乐意把张化民请出来 “显摆”。在他们心目中,张化民已是电器四组的 “形象代言人”。

樊康屹 项荣

编后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过去,研究生下到班组工作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但随着铁路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和张化民一样,更愿意到一线实践锻炼。铁路需要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干热情的技术型人才。我们相信,这些“新鲜血液”必定会用满腔热忱,为铁路事业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