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不锈螺丝钉 传递正能量

2015-07-24 08:43:23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本报记者 庞蔷华 毕 昆

近日,刘松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向年轻党员和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讲述自己的 “党员故事”。 张伟 摄

“20世纪90年代初,检修设备自动化程度没有现在高,配件探伤前都是人工除锈,质量要求高,体力消耗大,班组里的党员总是抢着干,我们班组里党员个个都是生产骨干。”6月29日,在沈阳车辆段沈阳北运用车间党员座谈会上,老党员刘松深情畅谈自己的 “党员故事”。

6月中旬以来,沈阳车辆段开展了 “弘扬先进典型、增强党性修养”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老党员为新党员上专题党课、召开优秀共产党员表彰会、举办党史知识答题赛、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使党员进一步增强党性认识,传承老一辈沈辆人吃苦耐劳、勇于贡献的优良传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践行 “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为铁路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

1988年入党的刘松是沈阳车辆段沈阳北运用车间的老党员,曾获得全路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局、段先进生产者、技术能手、优秀共产党员。有着27年党龄的他,在车间党总支举办的 “传递正能量,永远跟党走”主题座谈会上,深情讲述当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优秀党员事迹,教育引导新党员继承优良传统。

刘松是名复转军人,刚上班时在段修车间轮轴组当探伤工。轮轴组是全段的关键班组之一,而探伤工又是轮轴组的关键工种,只有探测精确无误,才能消除轮轴隐患,保证旅客列车绝对安全。轮轴检修质量关系到成千上万旅客的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探伤工,为旅客出行把住 “安全关”。

在当探伤工的十几年里,刘松平均每年手工检查2400多个轮对、5000多个配件,从没放过一个疑点,从未报废一件合格品,还研发出经济旋修新工艺。沈阳车辆段采用了这项工艺,年均减少返厂轮对50多个,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

党员们在座谈中畅所欲言。现在是和平年代,再讲 “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不是脱离了实际?面对几名年轻党员的疑惑,刘松有自己的看法。

刘松说, “牺牲”在和平年代也会有,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例如,配件人工除锈又脏又累,需要大家牺牲体力;应急抢修时间紧、人手缺,需要大家牺牲休息时间;行车主要岗位责任大,需要大家牺牲更多时间去钻研技术,苦练硬功。 “80后”全路优秀共产党员蒋明轶,就是我们身边的楷模。他在许多人认为又脏又苦的集便器检修岗位一干就是9年。因为有了牺牲精神,他在酷暑中能够忍受粪便刺鼻辣眼的气味以及蚊虫的叮咬,一丝不苟地检修设备;在严寒中,能够忍受滴水成冰的寒冷,连续作战抢修故障车辆。看似都是小事,但面对困难、艰险时,有的人退缩了,而同样是 “80后”,蒋明轶却一直坚守岗位,无怨无悔地践行着“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客”的承诺,用个人的 “牺牲”换来了万千旅客的方便,在平凡的岗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岗位作业内容很简单,都是重复性的劳动,学技术还有没有用?”面对青年党员小刘的疑惑,刘松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虽说探伤时总是对着同样的配件,多数时候看到的也是同样的波形,但只要出现异常情况就是严重问题。简单作业却蕴含着确保安全的重任,重复性劳动更需要技巧。青年党员陈楠总结出了 “陈楠检车法”,被誉为“客车神探”。他每年发现并防止较大故障300余件,靠的就是对技术的反复练习、细心琢磨。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段先后培养出了于文仁、何晓坤、王长庆、张胜柱等一大批远近闻名的技术状元、技术能手。

听了老党员刘松一席话,今年刚刚入党的杨海峰感慨万分。小杨激动地说: “听老前辈讲故事,让我感受到了老党员的境界,更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今后一定主动学技术,细心检修每辆客车,为安全生产做贡献。”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刘松的徒弟王吴说: “我的目标就是争取早日成为像师傅一样的合格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