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图为“绿皮车”进站。扇在我头上嗡嗡作响,不知疲倦地转着头,希望能在这个炎炎夏日里给大家带去一丝丝清凉。那时的我对这个执着的家伙是心存感激的,直到自己从事电扇维修工作时,我还会经常想起第一次坐 “绿皮车”的情景,干起活来也更加仔细认真,丝毫不敢马虎,因为我深知 “安全”这个词的重要。车厢连接处设有茶炉,方便旅客饮水,虽然没有空调车和动车组的温控设施,但那时对于远行的旅客来说已经很满足了。火车沿途每停一个站,车窗外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那时候的车窗是可以随意打开的,售货员通过车窗将你要买的东西递进来,我和父亲在车上解决了用餐问题。

10多个小时的车程,爸爸一直陪伴着我,不断地叮嘱我: “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做个好学生,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知道爸爸的心里有多么的不舍和担心,就安慰他说:“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您也要多注意身体。”爸爸诺诺地应着,眼里满含着泪花。我从未看到过军人出身的爸爸也有如此脆弱的一面,不忍直视他的眼睛,将目光转向窗外,但外面的景致在我脑海里一片空白。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当初会选择铁路这个行业,要知道,火车对于女孩子来说真的是很抽象的事物。也许是从小受爷爷的影响,我早已有了铁路情结。可是我知道,我的选择一定不会错。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快速出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动车组等新一代出行工具应运而生, “绿皮车”已经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人们记忆和怀念的一种符号。值得称道的是,个别铁路局将 “绿皮车”变成普速旅游列车,途经各大景点,让旅客在旅途中一饱眼福。

与当下各种高效快捷的交通工具相比, “绿皮车”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慢”字,它让人们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得到充分的放松和减压。将来,“绿皮车”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到那时,我们仍会怀念它所带给我们的 “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