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为碧色寨拆除改造和正在使用中的米轨铁路。 富建强 摄
图二为碧色寨站站房。 富建强 摄
抛掉烦恼,告别繁忙,迎着花香,一路向南,去寻找历史碾过的痕迹……
在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中,碧色寨像一颗明珠,遗落在滇南一隅。
回望20世纪初极具法式建筑风格的碧色寨站,当时法国人修筑这个火车站的目的是攫取个旧的大锡。对于个旧人和铁路人的我,它不再只是一个火车站,更多的是对家乡历史的正视与铭记。
法文北回归线标志、站房上的三面钟, “个碧石”寸轨,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和希腊人开设的洋行、酒吧、百货公司、邮政局……都是蒙自枢纽位置的折射和独特多元文化的交融。
如今依然黄墙红瓦,优雅而宁静地坐落在蒙自坝子的碧色寨站,从1910年起的30多年里,一直扮演滇越铁路沿线一个大站的角色。等待运输出国的皮和大米等装满了仓库,火车的汽笛声、搬运工的号子声昼夜不停。每天有40余对列车在此经停,拉人装货,洗车加水,热闹非凡;美女富商,洋酒咖啡,喧嚣一时。其开放和繁华程度,在滇南一带首屈一指,昆明人和越南人艳羡地将其称作“小巴黎”。
碧色寨站也是云南护国运动的见证者。1915年12月,蔡锷历经艰险从日本辗转香港,又从滇越铁路跨过中越河口大桥,进入云南境内,指挥护国讨袁。在碧色寨站,蔡锷遭到袁世凯派出的杀手刺杀,由于刺杀未遂,蔡锷于12月19日到达昆明。随后,朱德率军从碧色寨乘火车赴昆明参加了护国起义。
抗战期间,西南联大部分师生从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转火车到达碧色寨,进入蒙自。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恽沈从文等文化大师云集蒙自。
铁路文化、飞虎队文化、马帮文化、商贾文化和抗战历史已永远成为碧色寨不可磨灭的印记。
如果你想要真正净化一次疲 惫的心灵,享受一阵闲暇的恬静,回味一番铁路的历史,那就去一次碧色寨吧。 梁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