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常宏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李竺林 韦 君

动车司机开展一次出乘作业标准演练。 韦君 摄

“注意事项:无火回送处理完毕后,必须由本务机车动车,进行速度5Km/h的溜车试验,学习司机在车下确认缓解状态……”5月6日,南宁机务段职教科教员组织第12批前往青海省西宁市接车的机车乘务员学习HXD1C型机车无火回送作业指导书,并将指导书和操作提示卡发到每名乘务员手中。

“作业指导书将关键环节、风险关键点及卡控措施图示化,简单明了。有了这本书,这次无火回送我们心里更有底了。”在学习现场,指导司机何勇高兴地说。

按照计划,今年南宁铁路局将分批从青藏铁路公司以无火回送的方式接回68台HXD1C型机车。南宁局机务部门及时编制了HXD1C型机车无火回送作业指导书,明确了5项风险项目、9个关键环节、12条防范控制措施,规范机车乘务员现场作业,确保机车回送安全。

面对点多线长、行车区段线路复杂等特点,南宁局机务部门积极推行作业指导书。他们以作业指导书规范和指导现场作业,提升职工作业标准化水平,强化现场安全风险控制。

南宁局机务部门梳理规范了553项安全管理制度,厘清了218项岗位管理职责,确立了413个安全关键环节,初步建立了适应机务特点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他们区分不同机型、值乘区段,修订了动车、客车、货车、调车机车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和作业指导书,明确了着装、携带证件资料、呼唤应答、劳动安全等10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了操作规范标准,使机车乘务员在值乘作业中一招一式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为充分发挥作业指导书的示范作用,南宁局机务部门将人员素质培养与标准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将课堂搬到机车上、业务演练等形式开展面对面、手把手教学,定期组织业务考试,并对考试成绩不合格者组织专人帮教,全面提升职工标准化作业水平。他们广泛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强化机车乘务员现场作业标准化,解决乘务员不会干、不按标准干、作业不达标准的问题,培养乘务员良好的作业习惯。

“按照指导书作业,程序规范了,误差减少了,风险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安全更有保障了。”机车乘务员们说, 《机车乘务员作业指导书》就是标准化作业 “蓝皮书”。

南昆铁路线路复杂、弯大坡陡、桥隧多,对机车乘务员操纵技术要求较高。南宁机务段南宁运用二车间组织技术骨干根据线路状态、使用机型、区段安全关键等编制的列车操纵指导书,规范和指导了现场作业,提高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作业指导书详细标注了每个车站停车时参考数据和参考下闸时机等,对操纵中的关键环节、风险关键点还进行标红提示,对新入职机车乘务员科学操纵非常有效。”该段新入职机车乘务员黄宗帆说。

南宁局机务部门广泛开展业务竞赛,加强实践演练,增强乘务员标准作业意识;通过推优选树典型,从每个指导组挑选出一个优秀职工作为标杆,使先进得到认可、经验得到传播。

柳州机务段将业务出众的动车司机林斌的标准作业法拍成视频,供全段动车司机学习。 “有了作业指导书,我们可以按图索骥,提高精细化操纵水平。”动车指导司机张毅对此赞不绝口。

“以前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内容有几十页,乘务员在执行过程中觉得很繁琐。”南宁机务段运用副段长谢汉林说, “现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简明扼要、工序清晰、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最大限度地规避了现场作业风险。”

去年以来,南宁机务段机车乘务员认真执行作业标准化,防止各类事故661件,安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