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城池是军令,解决攻下城池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实证明,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敢于担当,遇到问题不推诿、不退避,主动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勇敢地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才创造了“草船借箭”、“五关斩六将”的人生精彩,流芳百世,为后人所称赞。
担当是责任,是自觉,是高境界,是成长的必经路。当前国人在共筑中国梦、深化国家改革的道路上,啃“硬骨头”、涉“险滩”、解“万难事”,不也正是中国这支团队展示胸怀、勇气、成长的体现嘛。而反观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继续抱着混日子、当老油条、原地打转的心态,看上去忙忙碌碌,其实啥事都不好好干,遇到问题躲着走,碰到难题绕着走,“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有利益抢着管,没利益不想管”,对成长可谓是置之不理、望而却步、数天过日,因此关键时刻也没了担当的勇气和信心。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干好一个项目、解决一项难题、取得一项技术突破、获得一项重大荣誉——等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水到渠成的通天之途,也没有久攻不下的艰难险阻,压力顶住了、问题解决了、难关度过了,个人和企业也就成长了。首要做到的是摆正心态,大胆作为。张总经理文章中所提到:“自己的问题是你认知不足、历练成长的机会;同事的问题是你提供支持、建立友谊的机会;竞争对手的问题是你引以为戒、修正强大的机会;领导的问题是你建言献策、获得信任的机会;以此类推,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也是展示你个人和团队才华的机会。”全面诠释了问题背后所带来的成长机遇。“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集团公司在各项重难点工程建设抢工大干中涌现出的一批批先进人物、一批批杰出人才,敢于当担、敢于替领导分忧、敢于为企业创誉创效,如今有多位80后走上领导岗位,这不也正是证明“问题”变机遇、机遇变担当、担当铸就成长之路的道理吗!不光个人的成长路是一条担当路,企业的发展路也是一条担当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013年至今,六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在各项重、难、险工程任务中凝心聚力、一鼓作气攻克了吐库、郑开、哈齐、沪昆、大西等多个工程节点目标,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军令任务,被各级领导称赞为:六公司是一支有战斗力,关键时刻能顶得住、攻得下的队伍。事实证明,我们的队伍是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能够让领导信任、有大担当的团队。
其次是换位思考,主动出击。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古语说:“‘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工作中,很多员工抱着“这是领导应该考虑的问题,与我无关”的态度,这就错了。一步慢,步步慢,领导也需要身边的人建言献策、提供依据参考,不可能事事俱全,因此,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业务人员也应该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啥公司会有这样的难题?项目上为啥有这么多的拦路虎?原因在哪?怎样杜绝?怎样避免?除了业务工作我能帮到公司什么?能在哪些方面避免公司走弯路?”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一个热爱企业、忠于企业的员工应当考虑的问题,也许你的建议不会被采纳,但你的提醒可能让领导避免走了弯路、爬了陡坡。企业有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部门也应当有自己的战术目标,“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出成绩?怎样避免陷入不良的发展局面?”这需要我们有考虑、有构思、有前瞻性,刘备不会管诸葛亮的箭够不够用,他只管这个地方失守了我该怎么办?下一步应该怎样反败为胜?为了不让整个国家的战略陷目标入被动,诸葛亮只能尽全力不失守、不出错,完成战略目标所需的战术目标。因此,主动出击,主动为领导分忧,解决战略目标组成的战术目标问题,是部门和下属单位的职责,也是每一名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一步赢,步步赢,企业也就会航行在船队的前列,昂首阔步前行。
最后是做到担责不推、担事不躲、担险不畏。摆脱“鸵鸟型”、“病猫型”现状,还需要我们勇敢地站在队伍的前列。“出了问题往外推,出了难题往后缩”这样的事儿也是在各级管理者身上有体现的,主管领导任命各级管理者是为自己分忧解难、勇于担责的,出了问题往普通员工身上推是不该有而且所不齿的行为,各级管理者的态度已经代表各单位的态度,如果停滞不前、互相扯皮,焉能团结一致、共谋企业发展。现实中,能担当的领导,他所在的单位也是一支能征善战、攻坚克难的队伍,不能担当的领导,他在的单位往往是一支人心涣散、溃不成军的队伍。刘备难道不知敌众我寡、缺兵缺箭吗?但简单的一纸:攻下城池!显示出了怎样的自信和霸气。这种担当的勇气岂不也是传递给了他的兄弟战友,诸葛亮坚信自己的智慧能够担当此次任务,关羽、张飞、赵子龙相信自身以一敌十、一往无前的盖世勇气能够担此重任,这样就足够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此一搏,还有何畏惧?成功与失败岂不早已定论!
每每读到张总经理几篇文章,都有一种在学校时导师“恨铁不成钢”的感受,“毕业后,谁还能细心教导你工作该怎样干?领导喜欢什么样的员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怎样才能干好工作?”这是学校老师经常唠叨的几句话,犹记心中。
今天,有导师教导,倍感亲切,同时倍感羞愧,因为我们很多80后也正在学习担当、感悟担当,而且还没有完全担当的路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