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巴山精神高地

西安铁路局巴山工务车间党总支书记 魏尚宪

我叫魏尚宪,是西安铁路局巴山工务车间的第十五任党总支书记。我们巴山工务车间地处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担负着襄渝铁路81公里线路、78座桥梁、58座隧道的养护维修任务,现有干部职工175人,下辖9个班组。1978年,襄渝铁路建成通车,第一批养路人走进了大巴山。从此,他们就把根扎在了巴山,把青春献给了巴山。30多年来,面对 “抬头一线天、低头是深涧”的恶劣自然环境和襄渝铁路隧道最长、桥梁最高等 “六个之最”,一代代巴山人始终以 “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为己任,安心山区、科学养路,创造了37年安全无事故的纪录,并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等31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硬是将 “担心线”变成了 “放心线”。

作为一名巴山人,我时常想起老一辈巴山人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襄渝铁路开通初期,长达5.3公里的大巴山隧道病害不断,外国专家断言:“要么报废、要么重建!”可巴山人就不信这个邪,党支部委员、老工长解和平二话没说,就和工友们一头扎进隧道,没日没夜地进行病害整治。一次,他脚掌扎了钉子,就把自己绑在树上指挥,被大家称为 “钢筋混凝土式的工长”。硬是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巴山人不仅让大巴山隧道 “起死回生”,而且把列车时速由15公里提高到了90公里。每每想到这些,我心中的崇敬就油然而生。正如老工长解和平所说:“巴山的条件确实苦,但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30多年过去了,老工长朴实的话语已经深深融入了每一位巴山人的灵魂深处,成为我们坚守巴山、精心养路的责任担当和神圣使命。

作为巴山的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始终以老一辈巴山人为榜样,冲锋在前。2009年襄渝二线建设攻坚阶段,我们车间成立了突击队,党员工长王庭虎和工友们带着方便面、干粮吃住在现场,连续奋战了半个月,使线路顺利按期开通。近年来,我们以全路大力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和 “三化”建设为契机,坚持每天进行班前安全宣誓,严格落实一日标准化作业,先后探索出 “工厂化单元修” “观天养路”等养护新方法,建立了 “大兵团” “移动式” “机械化”维修示范班组,带动全局争创 “巴山式”标准化车间。现在, “我的安全我做主”“敬畏安全、讲究科学”的理念,正逐渐成为全局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作为巴山的党总支书记,我感到光荣,更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近几年,陆续有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巴山,为了留住这些人才,我们坚持“养路先育人、育人先铸魂”的传统“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带领新一代巴山人立足岗位、成长成才。每年清明,我们都要组织职工为长眠在巴山的32位筑路烈士扫墓、描碑文,开展人生价值大讨论。我们还自己动手建起标准化宿舍、花园式车间,连续34年举办路地群众运动会。松树坡、新麻柳两个工区位于半山腰,远离村镇,极为封闭、荒凉,车间干部每月翻山越岭给他们送粮油肉菜。现在,所有到这两个工区的干部都会为职工捎带生活用品,这已成为车间全体干部的自觉行动。新入路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我们从理解、关心、支持、帮助入手,积极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烟台姑娘刘玲研究生毕业后,被巴山精神感染,主动请缨留在巴山。车间为了留住人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专门设立了 “刘玲工作室”,由刘玲带领46名新入路大学毕业生针对安全风险隐患开展技术攻关,形成科技成果100余项,让这些年轻人在大巴山深处找到了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现在,巴山已经成为我们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青工入路教育的基地。

巴山的81公里线路是全国铁路线的一小段,巴山人是200多万铁路职工的一个缩影。我们将始终以历任劳模先进为榜样,永葆 “养路人想着坐车人,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本色,以实际行动做践行新时期铁路精神、助推中国梦的钢铁脊梁。

用真心闯市场揽货源

沈阳铁路局锦州货运中心 李伟

我是沈阳铁路局锦州货运中心李伟。我于1983年11月入路参加工作,先后在外勤货运员、专用线货运员、外勤值班员、内勤值班员等岗位工作了30年。2013年5月,在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中,我成为第一批专职营销员。一开始,我对营销工作一窍不通,但是我始终坚信,不论做什么事,只要踏踏实实地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把它做好。为此,我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用真心去付出,用耐心去做事,用诚心去服务。

面对新岗位,学习是首要任务。越是不懂不会,就越要学习。我买来有关营销方面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发奋 “充电”,同时坚持在市场实践中学习营销、体验营销、感悟营销,不断探索适应市场变化的营销策略和技巧。那时候,我一天到晚满脑子都是“货主”和 “货源”,看到货主比谁都亲,想出一个营销办法比什么都高兴。锦州博威经贸有限公司3年前曾在我们这儿发过货,可是不知为什么,近几年再没有和铁路联系过。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一刻也等不及,马上前往这家公司。经过走访沟通,我得知该公司有240吨高粱准备走公路运往成都。从该公司出来后,我又直奔物流市场,咨询锦州到成都的汽运价格、空车配货价格、路程和运到时限等信息。做好一切准备后,我信心十足地找到该公司负责人面谈,谁知第一次就吃了闭门羹。对方冷冷地说:“我以前在铁路发过货,铁路 ‘说道’多、配车慢,办一次手续得老半天,还得额外多花钱。汽运虽然贵一点,但方便得多。”我并没有气馁,而是以不服输的劲头先后11次登门拜访,介绍铁路货改新政策,并把铁路与公路运输做了详细的对比,比价格、比便捷、比安全、比信誉、比服务,终于打动了客户。历经千辛万苦,我总算淘到了从事市场营销以来的 “第一桶金”,也在锦州货运中心打响了营销揽货“第一炮”。

作为营销员,就要知苦不怕苦、知难不畏难。每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都离不开辛勤的努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2013年11月,内蒙古奈曼旗一家企业有1000吨镍铁准备发往四川。我当时虽然患了重感冒,但得到消息后,仍立即与营业部经理赶往内蒙古,与企业的负责人接触沟通。经过8个小时的洽谈,企业对我们制订的集装箱 “门到门”运输营销方案非常满意。达成发货意向后,我又忍着39摄氏度的高烧连夜返回锦州。2014年5月,我营销165吨特种水泥到新疆奎屯,要跟车队到企业装车。这家企业位于兴城的一个偏远山区,装车能力有限,车队要第二天早上才能返回,可是第二天我还要去盘锦装运集装箱化工货物。后来,我一个人在山里走了将近10公里才到达城郊汽车站,从兴城乘火车返回锦州已经是半夜,第二天早晨4点钟起床又赶去盘锦。虽然很辛苦,但看到一列列货车在铁道线上运行时,多少风餐露宿的疲惫,多少冷言冷语的挫折,我都能扛过去。几年来,我通过熟悉地区货源结构、了解客户运输需求、分析客户的发货心理和习惯,逐渐对市场营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认真回顾了货改以来的营销经历,摸索总结了对比揽货法、实地考察法、反客为主法、网络营销法这4种有效的营销方法,并用于营销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些营销方法,已在锦州营业部乃至整个货运中心推广。

闯市场、揽货源,要靠一颗真心和诚心,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客户信任。凌海市建业乡是远近闻名的水稻之乡,当地有数十家水稻加工厂,年加工总量在万吨以上。按铁路原来的做法,应该是坐在家里等货上门。可是现在我坐不住啦,带上宣传单火急火燎地跑到建业乡,一家一户地走访水稻加工厂,询问水稻价格、销售渠道和运输需求。在走访中我了解到,有一家加工厂有60吨大米要运往四川,以前采取海江联运方式运输。我就向客户介绍铁路货改的政策,提供“门到门”运输方案,并承诺全程代理,最终取得了这个订单。60吨大米装运那天,临近装车时,天上忽然下起了小雨。我一路小跑,到附近的市场买来了30米塑料布,将大米盖了起来。客户对此感动不已,对我说:“这30米的塑料布,说明铁路服务态度真的变了。今后我们乡谁再发粮食,我一定都往铁路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和帮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对货运营销工作从陌生到适应、从适应到热爱,实现了营销业绩的不断攀升,成为全局 “十大营销状元”。货改实施以来,我共计营销货源709车,实现运输收入561万元。

荣誉是对成绩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和动力,让我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回到岗位后,我要把这次会议的精神传达给我身边的每一名职工,团结和凝聚职工群众,大力弘扬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加倍努力工作,不辜负各级组织的培养和鼓励,为中国铁路的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