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部的风气如何,直接关系到所揽任务的成功与否,这也与其主管领导的言行密切相关,十四局集团五公司张唐铁路项目部经理张印浩就是一个值得点赞的人。平时,有人说他严,那是因为他半路接任张唐铁路ZTSG-7标段时,工程已经拖延三年之多,内行人都知道工程拖延时间越长,资金紧张就会成定局,曾在多个项目担任常务副经理的张印浩深谙此理。有人说他保守,此话一点也不过分,他统揽近10个亿的工程项目却从不乱花一分冤枉钱,甘愿与班子成员一起勒紧腰带过紧日子。
初来咋到的人,起初大都对张经理的严劲不理解,认为是作秀给大家看,处事时间一长便知道他是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2013年初,张印浩从广西沿海铁路南钦段调至张唐铁路项目部,当时的施工处境可以说是个拦摊子,生产的成品梁受下线阻工的影响架不出去被迫停工,后边的生产计划无法落实,大批人员陆续放假,架梁和铺轨更是遥遥无期,整个项目成为一潭死水。2014年下半年总算有些起色,线下工程迟来的复工给制梁带来一线生机,制梁于6月3日复工,由于复工后的线下工程仍然没有走出阻工的阴影,致使成品梁无法架设,制梁复工只有保持每天1至2片的速度,等待路基成型方可投入架梁,制梁才有提速的空间。针对这样的局势,张印浩知道一场意志的较量拉开序幕。
制梁慢慢悠悠,架梁铺轨无影。一贯简朴的他意识到节约开支成本已势在必行。否则张唐铁路施工就会像一场篮球赛,出现上半场松、下半场紧的局面。储备资金实力等待总攻的到来,是他为打赢张唐铁路施工这一仗的最佳设想。首先他从小事做起,先是将就办公房间的饮水机停止使用,整个项目部统一更换成一台电开水器,仅此一项每月节省1万元多的开支,出差办事他从不带车,汽车、火车也从不坐软卧,更是没有坐过飞机,平时做到自己的办公室自己打扫,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碗筷自己洗刷,从不越八项规定的雷池。在各种开支列销上,实行先申请、后考查市场、再采购的办法,并由分管领导亲自把关,多人签字方可列销。杜绝了高价采购、盲目采购和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他上任至今在成本控制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唱戏有慢板也有快板,就像铁路施工一样,先慢后松是铁路施工管理者的大忌。张印浩就是一个居安思危的人,由于有备无患,为后来施工发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4月17日如期投入架梁,随后根据路段提交的参差不全,采取炮车运梁、隔段架设的办法,为抢工期陆续投入三台架梁机架设,既起到了不具备创造条件架梁的抢先架设,又起到点面结合、纵横交叉施工的作用,为预防业主突然提速夯实了基础。为打好铺架施工总战役,张印浩羊年算了一笔账,如果春节放假而节后人员陆续进场加上复工的磨合需要停工一个月,而春节不放假制梁每天生产1至2片也很划算,他坚持与工人一道冬季和春节施工,将赶工期的有效时间争取到最佳时段。
4月初,项目部召开大干100天保铺架节点大干举措,围绕6月10日完成制梁、7月10日完成架梁,8月10日完成铺轨制定奖励鼓劲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大干推进。在赶工期的节骨眼上,由于受线下路基修砌护坡、线上电务安装、道砟铺设、罐车运输等交叉、平台和立体施工的干扰,架梁和运输通道成为相互制约的关键,张印浩在公司工作组的指导下,分为地方关系协调、道路疏通清道组等多项把关程序,轨排基地钢轨的储存和轨枕的锚固、测量队、线路队、机车运输等10个多作业队一线排开,形成了决战张唐的大干态势。4月18日,项目部CPG500型铺轨机按照上级指令在丰润铺轨基地长轨试铺成功,标志着张唐铁路进入又一道施工工序,为8月10日完成铺轨节点拉满弓箭。张印浩昼夜穿梭在工程线上,一会儿出现在阻工的协调现场,一会儿出现架梁的繁忙工地,又一会儿出现在机声隆隆的制梁现场,哪里有阻力他就出现在哪里,积极带领员工沿着好的方向发展。十四局集团五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侯景德、总经理李方东多次深入张唐铁路建设工地为他逆境不屈的精神大加点赞,分管项目部的公司副总经理刘勇和项目部赵传忠书记、郭庆军总工等领导并肩作战,为施工排忧解难,放弃多少吃饭和休息的时间,为11月15日开通竭尽全力,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