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奎,呼和工务机械段清筛一车间副主任,主要负责车间20台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2015年京包线第一阶段集中修长达25天的连续施工作业,给车间使用年限长、老旧情况严重的设备检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王宝奎的心里,始终不放心的就是清筛车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的发动机。果然,2015年4月7日清晨,在京包线土贵乌拉至红砂坝区间施工作业的清筛车发动机突然熄火,并出现“高烧”症状,根据王宝奎的经验判断,发动机已经拉缸,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引起其它部件不良的连锁反应,严重可能造成机车性能不稳,甚至发生机破,将直接影响到集中修施工的进度。

发动机是大型养路机械的“心脏”, 如果不能及时维修更换,直接影响到全局集中修施工进度。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心脏的急诊手术正在紧张进行中,王宝奎连夜押运机械车回到大型养路检修基地,8日一早,清筛车在检修库中刚刚停稳,王宝奎便迅速会同检修、运用、技术等部门结合往年的经验对引起机车发动机故障进行“会诊”, 制定好检修方案后,立即分头"开工"。“老吴你们三个人负责发动机的拆装。”“小聂,你抓紧时间联系新发动机和吊车、叉车司机的事情。”王宝奎手持报话机一边指挥,一边说道“情况紧急,集中修任务很紧,我们一定要在明天天亮前完成更换任务!”布置完工作后,职工们迅速行动起来,只见,在狭窄的发动机舱内,十几名职工各自挥动手中的工具,拆螺丝、松油管,……没有高声的喧哗,只听见互相叮嘱的声音,“发动机管线比较复杂,要仔细,注意标记管路方向。”车上车下,大家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随着各种配件的分解完毕,在天吊的“隆隆”声中,故障发动机平稳落地,新柴油机迅速安装到位,进入到机械车的最后的调试阶段。拂晓之前,随着最后一次试车成功,机械车“换心”手术完毕,王宝奎和同事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检修基地,此时,王宝奎已经连续42小时没有休息了。

设备是生产的基础,机器转不动,施工生产立马陷于停顿,我们在检修中争取一秒,现场施工压力也就减轻了一分。"在与大型养路机械设备打交道的这18个年头里,王宝奎从最初的电工开始,一步步成长为班长、工长、副主任,凭借练就的快速处理机械设备故障的绝活,成为全局维修大型养路机械设备首屈一指的尖子。多年来,由于作息不规律,今年47岁的王宝奎,脸上长出了许多与年龄不搭的褶子,乍一看上去,还以为是个年近退休的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