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讯(通讯员 李晓芳)为保证发展党员质量,近年来,六公司党委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从强基础、重程序、严制度、抓创新、求实效入手,找准切入点,把好“三关”,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首先是把好“标准关”,把生产一线技术干部和优秀青年作为发展工作重点,以政治标准、工作标准、群众测评三项标准把好发展对象质量的第一道关口。第二是把好“程序关”,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吸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工作中,坚持“三个制度”,即发展新党员计划审批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上级党组织谈话制度,确保发展过程有序进行。第三是把好“审查关”,在预审中做到“七不发展”,即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发展,培养考察期限不足1年的不发展,没有经过党组织的培训和培训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多数党员和群众不同意的不发展,团员没有经过推优的不发展,动机不纯的不发展,无记名投票低于50%的不发展。

2012年至2014年,公司发展新党员88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62名,专业技术干部党员53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71名。其中有34名已走上基层各级领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