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笔者走进永安工务段泰宁路桥工区,整洁的走廊、温馨的宿舍让人眼前一亮。一位 “眼镜哥”在餐厅与工区的小伙子们有说有笑,聊得正酣。他就是人称“好家长”的工区工长潘新兴。
潘新兴今年24岁,这么年轻就被称为 “家长”还真有一段故事。南昌至福州铁路开通运营后才成立了泰宁路桥工区,线路、路桥设备的原始设计图纸奇缺。为了尽快熟悉设备情况,潘新兴曾跑到施工单位,将他们丢弃在垃圾桶里的图纸一张张捡回来彻夜研究,把设备的设计数据熟记于心。一次,南昌铁路局领导到工区调研,发现了收藏在台账本里的设计图纸。路局领导一连问了好几个设备设计数据,潘新兴都对答如流。路局领导连声称赞: “小伙子好样的!你当工区 ‘家长’,我们放心!”
然而, “家长”可真不好当。泰宁路桥工区环境艰苦,离最近的自然村还有4公里。南昌至福州铁路刚开通时,职工没地方吃饭,两个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准备辞职不干了。潘新兴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让职工吃上热饭菜,他每天中午、晚上骑车到4公里外的饭店帮职工买饭,一直坚持到工区伙食团成立。
“家长”也有犯错时。南昌至福州铁路263公里803米处有一个临时看守点。去年11月24日,车间由于紧急任务抽调走了人员,潘新兴临时安排了一名职工去看守点,但却忘了安排别人去换班,导致这名职工意见很大。潘新兴立即召开讨论会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并和职工们谈心征集建议,在充分了解每个职工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后,因人而异安排工作,再也没有出过纰漏。
何卫东 李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