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艳 吴道杰

在雪域天路的千里铁道线上,有这样一个乘务机班,他们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生活中的血缘至亲。他们相互支持、共同进步。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奏响了和谐春运变奏曲,他们就是格尔木机务段运用车间 “大车”父子兵——李文、李永伟。

今年51岁的李文和27岁的李永伟来自火车司机世家。在铁道边听着火车笛声长大的李文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从小立下了当一名火车司机的志向。1990年,已经参加铁路工作6年的李文从工务段养路工转行成为一名机车乘务员,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2015年春运前,李文父子被车间安排到同一个机班担当格拉段列车乘务工作。这次,让平日里聚少离多的父子俩的时间轨迹彻底重合,成为一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父子兵。

“由于我是一名年轻的火车司机,和父亲相比,我的行车经验和业务知识都相对欠缺。所以两个月前,当听到车间要安排我和父亲一起搭班值乘的消息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总害怕在工作中父亲像小时候一样训斥我。”李永伟虽生长在火车司机家庭,但那时对父亲的工作并不理解。李文的工作较为繁忙,很多时间都是在线路上跑,与李永伟交流沟通的时间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以严苛的标准来要求和管理李永伟。久而久之,父子之间就有了心理上的隔阂。

可令李永伟没想到的是,通过和父亲的几次共同值乘作业后,他亲眼看到了父亲在乘务工作中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切身体会到了父亲认真负责、科学把控行车安全的严谨态度,想到了曾经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也是工作中形成的习惯。 “我深深感受到父亲学习新业务知识的执着,在父亲无声的影响下,彻底改变了我对父亲的印象。”谈起与父亲一起值乘的工作感受时,李永伟高兴地说。

李文是这个段的 “雪域先锋司机”,看着工作中越来越成熟的儿子,李文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告诉记者:“每当我在值乘中听到他说 ‘爸,这个包重我来背’ ‘爸,你给我讲讲你自己总结的起伏坡道列车操纵秘笈’的话时,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