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奇 通讯员 蒋玥
这是一对典型的年轻铁路“夫妻档”。小伙子名叫郭航志,1988年生,四川绵阳人;姑娘名叫李青,1989年生,山东人。两人于2014年12月26日结婚,还来不及开始一段浪漫的蜜月之旅,便随着春运的号角奔赴运输第一线。
郭航志和李青是同时被调入广安南站工作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郭航志记忆犹新。
那天,他如往常一样到食堂吃饭,碰到刚吃过饭的李青,便向李青说起自己想到新站工作的想法,希望女朋友一起去。“当时我心里十分忐忑,不知道她会给我怎样的答复。”那时两人刚谈恋爱不久,还没好好巩固感情便面临这样的抉择,郭航志心里没底。“好啊,我愿意和你一起去。前几天客运主任找我谈话,说新线需要年轻人,让我考虑考虑。我打算今天下班后问问你怎么想的,然后再做决定,没想到不谋而合呀。”
去年8月8日,广安南站开通运营,他们俩被正式调到新站工作,在新站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2月14日,是他们新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这天,不少夫妻都忙着买礼物、吃大餐,互表情谊。然而,郭航志和李青这对新婚恋人早已忘了这一天是什么日子,满脑子都是春运、旅客、列车、安全……
从春运第一天开始,这对年轻的铁路“夫妻档”就开始连轴转,郭航志的工作是倒班制,时常是日夜颠倒,披星戴月回家;李青的工作则是日勤制。因此,家里的饮食起居自然而然就由李青负责。
“每天无论早晚下班回家,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等着我,想到都觉得特别温暖,我很感谢她的付出。”“因为我也是铁路职工,所以特别能理解,谁工作不那么忙碌,谁就多照顾对方一些,没什么。”朴实的话语透露出这对年轻恋人彼此的爱意。
广安南站每天的客流量并不算大,但在候车室里等候上车的旅客依然是满满当当的。由于今年春运是高南线开通运营后的第一个春运,很多在外打工的旅客都是第一次坐动车出门,对乘车流程并不熟悉。于是,如何做好客运组织工作便成了车站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忙的都是琐事,服务老幼病孕等重点旅客、帮助旅客寻找遗失物品等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虽然借助喇叭,但面对不断增加的客流,李青的嗓子仍超“负荷”运转,不到半小时就沙哑了。
正说着,一位60多岁的大妈着急地找到李青,说她进站时遗失了车票,忘记了座位号,不知该如何是好。李青立刻联系售票厅为大妈办理挂失补票手续,同时查出了她所购车票的座位号。这时,大妈才放下心来,连声道谢。
李青主要负责日常检票、旅客引导及接送列车工作,郭航志则负责在综控室监看车站客运组织、列车到发情况等,他们虽在同一个车站工作,但想见上一面却只有在中午短暂的吃饭时间。“快歇一下喝口水,午饭都要凉了。”临近中午,看着刚从岗位上轮换下来的妻子,郭航志忙将开水杯递给妻子,眼里充满了爱意。
今年春运,也是家在山东的李青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我和郭航志结婚后还没回过一次家,父母都打了几次电话了,没办法,只能说工作忙,抽不开身。”李青说,“干上这份工作,注定很多东西要舍去。我和郭航志商量好了,等春运结束后找个时间回趟家。”
简单的午饭后,两人便各自返回工作岗位。“他们俩工作都很踏实也很忙,想要给他们小夫妻拍张工作合影,一直都没有机会做成。”广安南站站长黄正中说。
作为客运双职工夫妻,他们放弃了很多,怀着对彼此和家人的愧疚并肩作战,在忙忙碌碌中迎来新的一年。
像郭航志和李青这样的年轻夫妻,铁路上还有很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