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后,我们向洞内进发。

朝阳隧道工区共有26名桥隧工,分为作业组和巡检组,作业组负责隧道内线路设备维修和冬季刨冰等,巡检组12人分为6个班次,每天4个班次24小时不间断巡查隧道内设备。

“杜草隧道长3873.5米,是1941年建成的,新中国成立前是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辛文宝边走边感慨地说。因隧道建设时间早,地形复杂,工艺不完备,拱顶常年渗水,冬季结成冰柱,严重时一丛丛冰凌像倒悬在头上的利剑,威胁着运输安全。

“别看打冰是个体力活,但也有技巧,要斜着向前往外打,这样落冰才不会砸到自己。”辛文宝在头灯灯光下,挥舞着长长的打冰杆打落悬挂的冰柱。隧道内这样的冰点共有127处。

冷巨臣通报列车即将进入隧道,大家迅速躲入避车洞。2分钟后,列车呼啸着疾驰而过,携带的寒气刷地穿透我们厚厚的羽绒服。作业人员一天要与62对列车相遇。

途中,我们遇到了正在97号隧洞除冰的维修作业人员。7名桥隧工在“天窗”时间里,挥舞着尖镐,用力刨除隧顶渗水在路肩上形成的冰层,用铁锹清除到限界外。每隔两天他们就要进行一次刨冰作业。

走出下行隧道,眼前豁然开朗,片片雪花在狂风中飞舞,大山绵绵不断。辛文宝介绍,这就是张广才岭,张广才并不是人名,是满语 “遮根猜”的译音,其意为吉祥如意。杜草学名为杜蘅,虎峰岭上长满杜草,这个车站和隧道便以杜草命名了。

辛文宝和冷巨臣用力捶捶腰和膝盖,又钻进了上行隧道。

再次走出隧道,天地白茫茫一片。地面上积雪没到了脚脖子,低洼处能到膝盖,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工区。巡检一次,每人走行6个小时、近8公里,挥舞打冰杆近千下。他们胳膊酸痛,手脚都冻得麻木了。

一回屋,辛文宝和冷巨臣立即脱下湿透的棉鞋,放到摆满了鞋的烤鞋器上。他们一年穿坏五六双鞋、换十几双鞋垫是很平常的事。

他们迅速冲了澡,捧着一碗热乎乎的白菜炖粉条,就着馒头吃起来。他们得抓紧时间休息,6个小时后,将接班再次走进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