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曲线、道岔等重点设备检查频次,缩短桥梁、隧道等薄弱区段探伤周期……”3月2日,在洛阳工务段视频交班会上,该段技术科负责人针对“两会”期间设备保障工作提出要求。

为切实做好“两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洛阳工务段以提升管内高铁、普铁设备质量为重点,从日常检查、重点盯控、风险防范等方面入手,细化措施、落实责任,着力为“两会”运输开辟“安全通道”。

这个段按照动、静结合的方式,完善线桥设备检查制度,每天安排包保干部和添乘人员,分线别、分方向对管内陇海、焦柳和郑西高铁三线设备进行添乘,全面检查线桥设备运用质量。同时要求工区每天坚持站区设备检查,重点对客车径路、驼峰上下、咽喉道岔等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消灭。

这个段将重复晃车病害、伤损加固设备等作为盯控重点,由技术科牵头,组织相关车间在加强病害复查、确认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整治计划,源头消除设备隐患。并针对当前温差较大的实际,加强轨道联接零件检查、整治,着力解决联接零件“松脱断锈”等惯性问题,进一步增加轨道框架刚度,保持线路几何尺寸。

在此基础上,这个段还加大线路故障风险防范力度,区分不同时速、地段,“一处一案”细化线路防断、绝缘防联电等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定期组织车间班组开展实兵实物实战演练,全面检验各类应急预案的严谨性、操作性和针对性,从而堵塞漏洞、补强短板,提高设备故障风险防控能力。

2月下旬以来,该段共组织消灭线桥设备病害56处,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9次,为保障“两会”运输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汤金生 杨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