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婷
身边故事
“滴滴滴……”五点半,闹钟准时响起,我挣扎着在只有7摄氏度的寒冷天气里艰难起床。今天,是我第一次跟着车间主任出去学习,这是我自愿要求的,作为一名西昌工务段喜德车间的铁路新兵,我想尽快熟悉车间工作,积累现场经验。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提上安全帽,穿上黄马卦,我匆匆出门。
小站静悄悄的,笼罩在黑暗之下,阵阵寒风穿透了我的棉衣。我像鬼撵似地跑到了车站,门口已站了两个人,是车间主任和司机张哥。张哥带着玩笑的口气埋怨说:“都等了你好几分钟了。”我来不及回答他,跳上车,打开手机一看,5点47分,果然迟到了7分钟。
我们的车在蜿蜒盘旋的山路行驶了一阵,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坡。刚下车,冷空气就呼拉一下蜂拥而至,紧紧地包裹着我,让我不自觉地发抖。主任带着我顺着山坡边的小路往下走。山里的路被露水和晨霜打湿了,走起来有一些滑,我踩着主任的脚印,一步步小心地走着,七八分钟后,我们终于到了铁路边——我以为这就是目的地了,可主任却跨过铁路到另一边的山脚下开始向上爬。主任就像脚下长了钩子一样,平稳有力地在滑溜溜的山上飞速向前。看着他越来越远的身影,我好想问问,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歇气”两个字吗?我连滚带爬地追着主任终于到了山上的铁路边,先一步赶到的主任已经双膝跪在钢轨上专注地看水平了,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主任一边看,一边从随身背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做着记录。他的话很少,除了说钢轨的情况,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
前方隧道里传来铿锵有力的大机捣固的声音,厚重的灰尘蔓延过来。走进隧道不过500米,虽然用袖子捂住了鼻子,我还是感觉已经没法正常呼吸了,而且越接近大机,灰尘的密度就越大。只见主任径直走过去,对操作大机的职工说了些什么,然后就下道走到大机捣固也就是制造灰尘的地方蹲下来,很认真地观察机器捣固的频率。之后,他找到大机的负责人做了一些交代,大机捣固的速度慢了下来……我们慢慢地跟着大机走,走在布满灰尘的隧道里,当我觉得快要受不了的时候,主任还是没当回事儿的样子,他心里眼里只有那两根钢轨,专一得犹如初为人母的妈妈一心只想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再见到司机张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张哥递给我两个棒棒糖,笑呵呵地说:“一人一个。”我壮着胆子递给主任一个,没想到他爽快地接了:“哦,还真有点饿了。”随后像孩子一样把糖放在嘴里含着。这是他今天第一次说到钢轨以外的话题!
主任的名字叫周强,车间里的同事都叫他“强主任”,除了业务能力强,他的管理能力也很“强”,尤其是他对职工的体谅和呵护,牢牢地系住了职工的心。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出去看道岔焊轨,轨道焊好后要进行捣固并清理现场,此时距离封锁开通时间还有15分钟,两个班长正拿着威克对道床进行人工捣固。寒风凌冽,气温只有零上几度,而他们脱得只剩一件秋衣,额头上依然渗出汗珠。主任见状,取下背包递给我,接过一个班长手中的威克自己开始捣固起来,70多斤的威克在主任手里像只听话的小牛,“哒哒哒”地奋力工作。松了一口气的班长冲我吐了吐舌头,用手擦着脸,带领大家把器具备品清理出道床。
在我们这样的小站,坐火车回家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除了慢车,也就只有凌晨三点的车了。为了早点到家,我选择了凌晨的火车。周末的车间很安静,只有调度室里照例传来电话铃声。时间还早,我准备去调度那里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没想到经过主任办公室门口时,里面传来了孩子的声音。敲开门,原来是主任的爱人和孩子来了。攀谈中,主任爱人有些无奈地说:主任都有大半年没有回家了,只好带着孩子过来瞧瞧他。我听了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从星期一上班就开始盼望回家的我,唯有沉默。
他是车间里人人尊敬的主任,他真的不爱说话,表情有点严肃。可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有一次在饭桌上,主任笑着对书记说:“我这个人挺喜欢热闹,但是我组织活动这方面不行,以后就要多亏你了。”我觉得,主任并不是那种心里只有工作的人,他有家庭,有朋友,他也渴望和别人一样下班就可以回家,只是因为一份强烈的责任心,让他默默地坚守在大山深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