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南宁开往青岛的K1138次列车上就发生了感人的一幕:列车行至江西境内时,在南宁打工的山东农民工井彦军突发肾结石,病情危急,当列车乘务人员帮其联系到前方车站,送他提前下车就医时,囊中羞涩的井彦军一再拒绝。得知这一情况后,列车长和旅客们纷纷主动捐款,短短两分钟时间,为他凑了2800元医药费。(2月8日,青岛早报)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农民工在回家的列车上突发肾结石,情况比较危急,威胁生命健康,尤其是民工兄弟的囊中羞涩注定为归家之行发生的意外,添上了些许焦虑与不安。但幸运的是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事情得到了列车上诸多正能量慷慨解囊的支助,让农民工兄弟顺利度过难关。那么假如民工兄弟的遭遇是另外一番社会冷暖自知的对待,又将是怎样一个局面呢?

假如,身为列车工作人员的列车长,没有及时组织并采取援救措施,那么农民工兄弟在病情突发时刻,事情又会是怎样的呢?南宁开往青岛的K1138次列车,运行距离跨度2889公里,走行时间长达41小时42分钟,时常被称为农民工专列,因为其面向的旅客在春运间基本上是农民工团体,况且票价低廉,所以就成了农民工返乡的首先。那么就是对待这样一个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社会地位却并不是怎么凸显的群体,被外界俗称为“铁老大”的铁路部门,假使没有采用高铁、动车高标准的敬业服务态度,而是选择冷脸生疏的另眼相看,那么就不会出现农民工出现危情,第一时间列车长组织救援的身影。

假如,周围的旅客没有被农民工兄弟的病情唤起同情心,也就没有了短短两分钟捐了2800元的急救款,那么事情的发展又将是怎样的呢?在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经济浪潮中,社会民众都在追求社会最大化的经济价值的存在,所谓的道德与公益心有渐行渐远的风向。更为主要的是,社会一些不良的现象,麻痹了社会公众的思想,其中就以大街跪乞讨的人最为可恨,他们完全玩弄了民众的公益心,蒙蔽了民众的视野,搞起了经济利益产业链,实现了有体制的利益盈利一条龙。例如,前几日沈阳地区就有专门的乞讨人员在快餐店进行交接班的新闻,事件一出,无疑又是让民众添了几许的无奈。正是这种社会不良的风气,阻挠了社会正气,所以不免为囊中羞涩的农民工的药费,添了些许的担忧。

这些一一提问式的假如,都没有在这位农民工兄弟的身上出现,所以说这位农民工兄弟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作为农民工的身份,国家没有忘记他,社会没有忘记他,民众更没有忘记他。当然,建立健全社会公益运输机构救助机制,也是摆在社会相关职能部门面前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