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班前,酒不沾,休息好,早睡眠;点名会,接班前,着装齐,工具全;钩提杆,看外观,槽间隙,不过三;卡两闸,控两跑,小隐患,大过天……保安全,落职责,全家人,笑呵呵。”

1月13日7时30分,包头西车辆段临策运用车间临河列检作业场的待检室里传来阵阵晨读声。这是工长刘建军在带领班组职工朗读安全 “三字经”。

“这是我们班组职工杨建强自己编写的安全‘三字经’。每天早晨交班会上,我们都组织职工朗读一遍,让大家记住现场作业的安全要点。”刘建军告诉笔者。

杨建强是临河列检作业场的一名货车检车员,今年55岁。参加工作至今的35年里,他一直在这里从事货车检修工作。业余时间,杨建强酷爱绘画、书法和文学,偶尔写两首打油诗,这首安全 “三字经”就是他结合现场作业实际创作的。

去年,班组新分来几名大学毕业生。作为班组资历最老的技术骨干,杨建强主动挑起师带徒的重任。一次,青工杨建宇在作业中因为对现场安全隐患预想不充分,差点造成漏检,这使杨建强萌生了编写安全 “三字经”的想法。

在 “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中,班组召开 “安全风险在身边”座谈会,杨建强提出根据身边隐患编写安全 “三字经”的想法,得到工友的大力支持。经过多次修改,现如今,安全 “三字经”已经在临河作业场广为传诵。它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职工喜爱。

“我编写安全 ‘三字经’,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规章制度、更好地执行作业标准,为安全生产出把力。”看到自己编写的安全 “三字经”这么受欢迎,老杨的干劲更足了。

周升田 汪佳

编后 安全隐患,职工每天作业时都可能遇到,如果对它预想不充分、发现不及时,就可能酿成安全事故。但一些职工往往会产生麻痹大意思想,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老杨的安全“三字经”为职工敲响了警钟,让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小小“三字经”、安全大作为,老杨真是为安全生产出了大力!